第(2/3)頁 如果朱翊鈞沒有屢次下旨增加舉人和進士名額的話,這些人底層讀書人還會把怨氣怪在皇帝身上,怪皇帝不廣納賢士。 但朱翊鈞早就屢次下旨增加舉人和進士名額,所以天下寒士都是知道的,自然也就無法把科場不得志的怨氣發泄在朝廷上,更多的還是怪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努力,甚至認為是生員擴招導致的,故而不少寒士還覺得自己應該知足才是,畢竟自己如果不是因為擴招連生員都考不上。 可現在爆出了是因為科場舞弊、是因為仕宦名門在故意壟斷上進之路,才讓自己這些寒士郁郁不得志,這些寒士也就瞬間把對自己的責備變成了對仕宦名門的責備。 畢竟人的本性就是逃避自己的責任,不愿意承認自己不行,只要可以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于外部原因,就一定會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于外部原因。 于是乎,許多寒門士子都被組織了起來。 應天鄉試涉嫌舞弊的事也就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閔守正得知此事后也慌了起來,不由得問楊應魁:“這是怎么回事,陳同文不是已經處理了,其全家已經被燒了嗎?” 楊應魁道:“估計是有漏網之魚,沒辦法,事發突然,沒能提前埋眼線,所以難免會處理不干凈。” “這可如何是好。” “要是讓上面真知道我們在科考里暗通款曲,只怕罪責不小。” 閔守正頗為擔憂的說道。 楊應魁道:“公何必擔心,只要我們不承認,他朝廷也不能怎么樣,是文章不夠格,還是真的有行賄受賄?都沒有!自然也查不出任何實證!” “至于什么根據出現的某字某句數字來定優劣,純粹是無稽之談!誰能證明?” 閔守正道:“話雖這么說,但萬一陛下要強行為落榜者主持公道,我們怎么辦?” “除非陛下要得罪天下所有仕宦之族。” “只怕他剛有此意,申時行等新黨都得勸他守規矩。” 楊應魁這時繼續安慰著閔守正,且一臉冰冷地說道:“不過,這些鬧事的寒士倒是不能不收拾,希望撫按官能強勢一些。” “是啊,這樣大張旗鼓的鬧,別到時候,陛下想因為不能太得罪仕宦之主而妥協都不能妥協。” 閔守正說道。 事實上,陳中庸等鄉試落第寒士已經來了巡撫衙門,找到了應天巡撫孫鑨得知此事大怒,而對陳中庸等寒士承諾道:“爾等放心,本官一定會為伱們主持公道,將此事上報于朝廷知道。” 陳中庸等頗為感激。 但陳中庸等寒士當剛離開巡撫衙門后,就發現,自己這些人所處的街道前后竟突然空無一人,昔日熱鬧的店鋪也大門緊閉,河面上也沒有船只了,只有淅淅瀝瀝的冬雨在從江面上飛了過來,打在人臉頰上,冰冷刺骨的很。 “這是怎么回事?” 唰! 唰! 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