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的前途倒是沒什么,倒是你的前途不能因此耽誤,稅收也不能因此受影響,西南那邊正改土歸流呢,東澎也在大量移民呢,朝廷錢糧開支很大,這個時候稅收受影響,壞的是國家大計。” 李贄說后就不由得捏了捏鼻梁:“做巡撫真累,還不如在錦衣衛時痛快,也比我當年做知府時痛苦。” “主要是蘇州士民難管,他們大多是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的。” 蘇耀這時回道。 李贄道:“那也不能不守規矩!不過,常言道,物不平則鳴,他們總不能就真的喜歡鬧事,而不喜歡過安寧日子,先上報給朝廷,看看情況。” 蘇耀附和道:“撫院說的是,圣意即天意,陛下乃遠勝堯舜之君,聽從圣意總是不會錯的。” “本院不是這個意思!” “巡按主張什么事都讓圣意決斷,是想省卻思考之心力,做行尸走肉之人嗎?” 李贄立即反駁了一句,且質問了蘇耀一句。 蘇耀漲紅了臉,強辯道:“但無數事實已經證明,陛下的確是雄才大略之人,遵循圣意如遵循真理。” 李贄則道:“這是茍安之心作祟!不是真正的忠!把天下之事歸之于一人,那是不是天下之過也能歸之于一人?” “圣人無過,君父無不是,縱一時不察也會及時更改過來的。” 蘇耀臉更加漲紅起來,咬牙回道。 李贄訕笑起來:“陛下勵精圖治、惠民富國,是要你們有自己知識的,不是讓你們把自己主動退化成沒有自己知識的工具的。” “撫院這樣想很危險!” “有否定陛下的意思!” “何況,大明有眼下之盛,就在于圣意即天意。” “不然清丈田畝不可能成功,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也不可能成功,乃至平緬、征倭的大勝就不會出現!” “而大明改制到現在,天下之所以未因改制大亂,就是因為相信圣意即天意的讀書人越來越多,才使得被奪利者未因此大鬧,尤其是如今西南用兵與東澎開發,流放那么多士族子弟,逼得那么多土司互相殘殺,而天下依舊沒有大亂,皆在于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圣意即天意。” “所以,撫院這時否定這個就沒想過否定了這個想法的后果嗎,不過撫院也否定不了,相信圣意即天意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蘇耀一番長篇大論后就神情堅定地目視向了前方。 李贄苦笑道:“是!我知道我否定不了,但我的意思,我們自己不能因為大勢如此,就也跟著隨波逐流,也不保持清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