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海不由得問道:“為何要賣地?” “海貿盡為朝廷控制,自然方便更多小民出海貿易,自然會有更多人愿意出海貿易,如此,還有幾個愿意佃種土地了?” “除非把佃租繼續減少,可繼續減少,那收地租還有什么意思,還不如投資認購劵!” 李費說著就不耐煩地道:“快去辦!” “是!” 呂宋用兵的勝利,讓認購劵大漲,也讓許多地主開始被迫轉型,被迫賣田賣地集資買認購劵。 原因也很簡單。 對呂宋用兵的勝利意味著蛋糕做大,地主們也都爭著想在新蛋糕里搶更多,而不得不拋棄已經味同雞肋的原有蛋糕。 這讓土地兼并的情況大為好轉。 自耕農大量增加。 自耕農大量增加帶來的好處就是稅賦大量增加。 無論如何。 收自耕農的稅還是比收權貴官紳的稅賦容易許多,因為權貴官紳總是有各自方法避稅逃稅。 同時,自耕農大量增加也讓糧食流動性增加,消費規模也增加。 畢竟普通的自耕農沒有能力囤積大量糧食,畢竟囤積糧食的管理成本很高,只能一收割就把大量吃不完糧食的賣掉換成銀元,然后銀元多了后總會在消費上更加大膽。 朱翊鈞在知道這一起后,也很是高興,也因此更加勤政了。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只有在做的事反饋越來越正向后,才越來越有動力去繼續努力。 如果努力了,獲得的東西達不到逾期,自然會擺爛,甚至會掀桌子。 “鄧老將軍上本請辭歸鄉,應該是因傷勢太重,而只想回鄉再見一下家人家鄉,進而落葉歸根;此乃人之常情,票擬準其歸鄉不必來京,自然是妥帖的。” “既然鄧老將軍不知能有多少時日,那就為他打破常例,特旨封他為定海伯,世襲罔替,使其能夠在生前知道自己未白為國征戰!” “另外,因其受傷,特旨著福建撫造十六抬步輿,選十六老道轎夫,一待其到月港,就抬其回京受賞!沿途各官衙當清街道、浚交通,備醫士良藥!以保證老將軍回南昌老家,且著江西撫用藩庫立即修繕府邸,按伯爵規格!” 因此,朱翊鈞連對鄧子龍示恩這種事,也親自過問起來。 樞密使戚繼光拱手稱是,且在退朝后,就對同行的申時行笑著說:“臣若不忠,君如何慈?” “如今征討呂宋大勝,因有忠臣效力,陛下也越發比堯舜還仁圣了!恐怕,將來敢再為大明柱石的,不只鄧老將軍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