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八十六章 國有恩,民有義,老將軍還鄉!-《萬歷佑明》


    第(1/3)頁

    萬歷十八年的深秋,幾場淅淅瀝瀝的雨一下,就讓泉州城越發的葉深而果熟,更加有了秋的韻味。

    而就在這秋日豐收的一天,正是鄧子龍回鄉之日。

    這天,天空剛泛起魚肚白。

    一輛輛牛車就先行一步,往南昌而去,而這些牛車還沒出城就裝滿新糧、碩果、肥鴨胖雞。

    而沿途其他地方的士民因此不得不重新準備新的牛車。

    原來,因皇帝下旨準予鄧家受納士民饋贈,以從民意。

    于是,鄧氏子弟便只受除金銀珠寶古董玉器等貴重物品之外的所有土物,而表示在奉旨受民饋贈。

    正因為此,在鄧子龍回鄉這日,有許多牛車先出發,而好把士民饋贈的土物運回鄉。

    只是饋贈土物的士民太多,以至于從福建到江西的官道上,牛車多的看不到頭,也見不到尾。

    受朱翊鈞刻意讓朝中新黨加大宣傳民族英雄故事的影響,夾岸慕名而來送鄧子龍的士民也很多,也一眼望不盡人頭。

    而鄧子龍現在已經不能起身,全靠這些年朱翊鈞讓楊妃等新研制的消炎藥與各類補氣的名貴中藥材吊著命。

    李時珍,以及外科圣手王肯堂,還有歷史上曾成功做過斷喉吻合和摘除鼻息肉手術的隆萬朝外科名家陳實功等名醫,也奉旨親自來了鄧子龍身邊,日夜問診會診。

    因而鄧子龍現在雖然不能起身,但重傷導致的病癥倒也沒有急劇加重。

    “起!”

    隨著奉旨來送鄧子龍回鄉的司禮監太監孫隆喊了一聲后,用上等良木做好的步輿就在十六名精挑細選的轎夫的肩膀上緩緩向上抬升,躺在步輿內的鄧子龍只覺自己慢慢升高,而無一絲顛簸。

    而與他同在步輿里的李時珍、王肯堂、陳實功等也都感覺自己在慢慢升高,手里的茶杯都沒有晃動之感,且各個因此臉有奮色,目不轉睛地看著外面摩肩接踵來迎送鄧子龍老將軍回鄉的人群。

    李時珍因此這時不由得對王肯堂說道:“民心可敬啊!”

    王肯堂道:“是啊!今日我等能護送老將軍還鄉,也算是與有榮焉!”

    陳實功則也跟著頷首微笑,回頭看了鄧子龍一眼。

    皓首銀須的鄧子龍這時卻癟嘴哭得像個孩子,目光灼灼地偏頭看向外面:“國有恩,民有義,吾死而無憾也!”

    這時,步輿大轎已開始緩緩向前行進。

    轎蓋下打的紫絡在微涼的秋風里飄揚著,而抬轎民夫的小腿則在雨里奮力地邁動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