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怎么能凡事都怪舊禮!” “武廟假稱大將軍紊亂官制,世廟修仙問道,穆廟沉迷酒色,難道也怪舊禮?” “嚴分宜禍國,徐華亭縱子斂財,也是舊禮之過?” “可舊禮何曾主張君父大臣可以這樣做過?” 給事中白所選這時就滿臉憤怒地對蔡國珍控訴著,對朱翊鈞直接把,新黨舊過甚至是明朝諸帝過錯推給舊禮之行為的不滿。 因為相當于明目張膽地告訴世人,不是當時的人壞了,是當時的禮法壞了,是南宋以來大興的程朱理學為基礎建立的舊禮法不合時宜了。 所以,萬歷十年以前的任何不對的人和事,皆怪禮法不對。 這讓白所選很破防。 蔡國珍也很受不了,而切齒言道:“這是在挖舊禮的根!但凡不想被朝廷追究自己前過的權貴官僚,都會捏著鼻子承認是舊禮不對,不是他人不正!” “那我們可有什么應對之策?” 白所選問道。 蔡國珍起身嘆氣道:“我暫時想不到任何應對之策!” “當今天子被張太岳教的實在是太聰明,總是會利用人心出陽謀,總是能在一些人和事上出現新的高論,如今更是破天荒的說,人不對是因時代所推行的禮法和思想不對!” “自古一旦王朝發生更迭而分析原因,必是歸咎于君臣失德,朝廷無道;如今倒好,此詔書一出,豈不是說,將來再有王朝滅亡,非是君臣失德、朝廷無道所致,而是道本身不對所致?” “這是在開民智!” “后果會非常可怕!” “如果一旦讓人有了這樣的智,而在天下大壞之時,就會不只是怪一二個昏君奸臣,而會直接問責圣人,問責禮法,這個人壞是禮法有問題的結論,真正是不遜于王安石的三不足了!” “任由其宣教下去,真不知有多少圣賢要在被高高舉起后又被遺棄!” 白所選一臉嚴肅地說道。 蔡國珍道:“但你我對此無可奈何!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趕緊燒書!” “燒書?” “燒什么書?” 白所選忙瞅向蔡國珍問道。 蔡國珍道:“燒涉及記有和詆毀于國家民族有功者的書籍文章,尤其是雕版,一定要燒掉!不能讓人發現,否則很可能就要毀家滅族,畢竟詔書已下,一旦抓獲就不是不教而誅,天下人一旦被開民智,只會支持朝廷這樣做,乃至會嫌朝廷處置的不夠狠,只會呼吁,凡涉嫌此類案者,當處人均殺頭以上的刑罰!所以得趕緊燒掉!” “可是燒掉太可惜了!” “尤其是那些雕版,制作出來可不容易。” 白所選不是很愿意,想了想主動提議道: “是否可以能保一些就保一些記載新黨劣跡的雕版,運去江南藏起來,待將來有機會再拿出來刊印?” “畢竟江南人多書多,錦衣衛就算要認真查,哪怕派十萬人去查,散在江南各鎮,也不一定有在京城那么容易查得到。” “隨你!” “我反正是能燒掉就能都燒掉,讓錦衣衛查不到!” 蔡國珍就首先將自己床頭的一本寫有申時行劣跡的書丟進了火盆里,然后又將一本抹黑海瑞的書丟到了火盆里,最后干脆抱起都丟進了火盆里,而笑了起來: “讓他錦衣衛查!永遠也別想查到誰想恢復舊禮,誰在朝中隱蔽自己舊黨身份,做著新黨的事,而只等將來天變而復舊禮!” 一時,火盆里的火燒得很旺,映紅了蔡國珍和白所選的臉。 “公這樣做也行,但我決定還是選一批雕版運回江南藏起來,到時候也免得將來公為執政而復舊禮重編國史時,無書可查新黨劣跡!” 白所選這時說了起來,然后就凝神看向了蔡國珍。 蔡國珍沒有多言,只乘轎和白所選一起出了府,而決定去各大書鋪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基本涉及對國家民族有大功者的劣跡宣傳的書籍,而獻給朝廷,以在明面上表明自己是個堅定的新黨官員。 在蔡國珍出府之際,已成為北直總督的胡守仁,也在看望了戚繼光后離開了官邸大院。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