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開始討好哄著天子-《萬歷佑明》
第(3/3)頁
而在當晚。
葉善宗就選擇了懸梁自盡。
他是真做不到花錢買朱翊鈞高興。
在他意識里,一直都應該是皇帝官僚哄著他們這些鹽商的,沒有他們這些鹽商哄著皇帝官僚的道理。
翌日。
揚州城內就傳揚開了大鹽商葉善宗自縊的消息。
鹽商李先時則在第二天被錦衣衛找上了門,說他與其兄長李永芳以及姻親隆平侯張炳私通消息于灶戶,而要被逮捕。
范善均等大鹽商則還在堅持,堅持等皇帝對他們網開一面。
所以,范善均這些人開始真的做起公益和慈善來,也把欠大明銀行的錢都老老實實還了。
為此,范善均等鹽商還捐款給揚州府衙,讓揚州府衙把揚州城重新修葺了一番,使揚州城大小街道更加繁華,還托揚州的官員給皇帝上疏,請準他們出資為皇帝于建造行宮。
揚州鹽商們這樣做自然是在服軟,表示這次歡迎皇帝來。
但是,前面說過,如今的大明,文明程度還沒到后世三四百年后的那種文明程度。
當天子不需要你鹽商替他賺錢養軍,還把你丟開后,其他的勢力不是只會痛罵落水狗,即只通過媒體順著朝廷的意思,罵你幾句那么簡單,進而向天子示好,而是會直接下場吃人的。
“不能讓陛下知道這些鹽商已經服軟,甚至也不能給這些鹽商們服軟示好的機會?!?
“告訴沈鄞縣,鹽商們示好無非是想求得一個遷去海外制鹽市鹽以再生的機會,畢竟現在朝廷估計一時半會兒還無力去海外擴張鹽場,但朝廷還沒有精力,不代表除了他兩淮鹽商,天下沒有別的商賈也沒有這精力!”
“不就是投錢在海外制鹽市鹽,然后每年給朝廷交稅而已,這種事,犯不著讓已經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兩淮鹽商去干,何況,海外不比國內,變數太大,就更應該讓心懷忠義的商賈去。”
蘇州。
申時行致仕后,也還是一直關注著朝廷的事,且在這時給參與負責整頓鹽政的沈一貫寫了封信,而暗示沈一貫別給鹽商們有被天子放過的機會。
沈一貫收到申時行的來信后,自然明白申時行的意思。
他知道,所謂的不代表別的商賈沒有這精力,言外之意就是,他申家也可以是他沈家,他們背后的商賈,也能出錢為皇帝去海外制鹽賣鹽,而沒必要把這么大一塊蛋糕給鹽商。
也就是說,天下不缺能為朝廷做事的商人。
理由也很好找,他們比鹽商更忠誠。
畢竟鹽商做的事的確已經顯得很不忠誠,如此自然也就顯得他們更忠誠。
沈一貫也不是什么善人。
所以,很快,沈一貫就給朱翊鈞上疏,說在收繳鹽場時,查獲不少鹽商購買西夷火器與蓄養帶甲家丁的罪證。
且與此同時,沈一貫利用鹽商范善均等想托他向皇帝求情,以及皇帝給他的便宜行事之權,將范善均等鹽商盡皆召到了揚州城外的大運河邊。(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