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成梁這么說后就看向了王錫爵和沈鯉等人。 沈鯉這時沉思了一會兒后,就先說道:“照樞相的意思,將來這日本西面部分,應由朝廷中央直接統治!東面部分,則劃分成若干藩國,藩國之間,還要保證諸藩親疏不同。” “這樣,就能使得整個日本雖然將來會為漢土,但政權依舊處于分裂狀態。” “后世之君,將來若要削藩也容易,或不削藩,因為統治成本高要棄土、進行戰略收縮,也能保證這日本很難統一,進而能讓后面想有所作為的繼任之君,能更方面的繼續攻略此地!” 沈鯉說到這里就看向李成梁:“可是如此?” 李成梁頷首。 王錫爵這里也點了點頭,說道:“日本島嶼太多,又太狹長,朝廷直接統治全部地方,以現在的條件,的確難以做到!” “而要想將來在征服這里后,將其全部消化,怎么也得數代人,現在的確只能部分歸流部分羈縻!” “沒錯!” “譬如,嶺南雖在秦時就被統一入中華,但徹底歸流還是在兩宋。” “西南如今才開始大規模歸流!” “對一地兵戎之勝,往往只是開始,徹底消化一地為漢土,且真正實現有效統治,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昔日交趾布政司被棄,原因就在于過于急切,強行歸流,以至于叛亂難弭、味同雞肋。” 李成梁跟著闡述了幾句,又道: “日本也是一樣,雖說一衣帶水,但在戚家駙馬爺研究那種的無線電出現之前,內外交通要實現的代價還是太大!” “所以,現在只派大軍進行征伐,倒是沒有問題,無非是一錘子的買賣而已;但要在當地永駐官軍,設置流官,就很難及時知其變故。” “尤其是江戶以東!” “因為交通太長之故,派去的流官遲早都會也變成土官。” “與其這樣,還不如仿太祖,在這樣的邊遠之地,既封塞王,也設流官,使其互相制衡。” “這樣朝廷即便政令一時不能速達,也能避免其做大。” “何況,還有西面部分的朝廷所駐大軍時刻看著。” 沈鯉跟著說道。 李成梁點頭,且指了一下地圖上后世日本關東地區茨城的位置:“這常陸國就在江戶以東,有田五百余萬畝,如今該國藩主是不愿意接受我大明統治的強硬派,正好我大軍正在征討德川氏,也就完全可以在拿下江戶,直接將常陸國變成我大明衛國。” 王錫爵聽后于這時說道:“我贊成!” 沈鯉點頭:“我也一樣。” “我沒意見,無非是常陸國變成衛國,倭國大名變成我皇明藩王。” “只是衛王畢竟是第一個于海外就藩的藩王,既然要確保就藩順利,且能在將來吸引其他宗藩愿意去海外就藩,那衛藩地區當經營的好才是,故當慎重選擇衛王就藩地的督撫官。” 吏部尚書王遴這時跟著說道。 “自然,我推薦讓搢伯(邢玠)總督衛王就藩地。” 李成梁這時說了一句。 “搢伯任過東瀛巡撫,熟悉東邊諸夷,是能勝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