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太子升官,皆是忠臣-《萬歷佑明》
第(1/3)頁
“如果本縣真的很想進步,自然不會在乎這么多;”
“但本縣更在乎的是,有沒有真的在忠于陛下忠于社稷?!?
“至少在本縣看來,犯不著為了多移民和個人前途去壞公道人心,去做欺君之事!”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婺源縣要抓這么多礦賊就讓他們抓去吧。”
“本縣不但不會肆意構陷沒有私自采礦的良善之家,還會嚴查底下敢這樣做的人,且會向朝廷上奏本反應此事!”
太子說后就對張蘊生又說道:“張老如果覺得本縣此舉很是迂腐,可以在雇傭期到后離開,我也可以幫你舉薦一位更值得你去入慕的東家。”
張蘊生則嘆了一口氣,說:“東翁能下定這樣的決心,要么是圣人,要么是背景沒那么簡單的人。”
太子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休寧縣是怎么回事,整個徽州府就休寧縣抓的礦賊最少,竟一千都沒有,如此大縣,豈能這么點礦賊!”
雖然太子選擇了不亂來,但是他的上級——安徽巡按況隆庚對此卻非常惱怒,在收到治下各縣上報的查私自采礦情況匯報后,就當場叱問起來。
隨后。
況隆庚還直接給去太子的休寧縣去了公函,讓其務必保證沒有一個私自采礦的礦賊漏網,確保無任何包庇與窩藏嫌疑。
況隆庚這道命令的言外之意就是嫌休寧縣抓的礦賊少了,相當于告訴太子,如果他抓的礦賊再不夠數,那太子這個休寧知縣就要被他這個巡按御史扣上一個包庇和窩藏礦賊的帽子。
太子看到這道公函,也心若火熾,他沒想到堂堂巡按也是這幅德行,也只求結果好看不問過程,而巴不得他們這些地方親民官多造些冤案出來。
“他們就不怕朝廷這樣做,會逼出民變來嗎?”
太子不由得問道。
張蘊生訕笑道:“東翁息怒,現在朝廷各地都派駐有大兵,所以上面只怕巴不得出現民變,這樣就可以流放更多的人?!?
“話雖如此說,但這是在拿整個國家的信譽開玩笑,也是違背了把本族百姓當人的新禮,如果我們今日可以為移更多民眾,肆意污蔑,是那他日一旦民變一旦大到不能阻擋的地步,那造反的百姓是不是就也可以不把皇室貴胄與權貴官紳當人看,也可以為了國家大義,想殺就殺?”
“這樣豈不依舊是舊禮的時代,人人隨時都會被當成奴隸,也隨時都會成為人上人,而不會有真正可以獨立自由到可以做自己研究創作自己作品的人材?”
“可以說,現在這些人,雖然各個嘴上都說著新禮,但還是在拿舊禮那一套做事!即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討好上面,為了眼前的國家利益,不惜讓大量無辜的人枉死!”
“這樣下去,只要蒸汽機帶來的財富增長到不能再增長而停滯的時候,大明遲早會恢復到舊禮那一套!”
太子越說越起勁,到最后竟雙手叉腰起來:
“大不了,我這知縣不做了,也不會按他況巡按的意思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