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英燧對此很是贊同,忙提議起來。 “很是!” “還應該派人打探一下他姚長史進京做了那些事,如果他派人還在大量采購平民所需之物,則說明當地是真的富庶,那就更值得我們去了。” 其余宗藩也都跟著附和起來,也提出了別的意見,但明顯都是對衛王海外就藩的事充滿了好奇心。 于是。 沒多久,以益王朱翊鈏為首的一干在京宗藩就真的派人來請姚尚文一干人到益王府赴宴。 姚尚文自然不敢推卻,倒也真的帶著幾個衛王府隨從到了京師的益王府上。 “你說的是真的?” “衛王現在真有七萬頃良田?” 而在宴會上,益王朱翊鈏等一干旁敲側擊地詢問起姚長史關于衛王就藩的情況時,就因此知道了衛王有七萬頃良田的事。 姚尚文道:“不敢隱瞞諸位貴胄,的確有這么多,除了御賜的,常陸一帶可以買到的無主荒田也很多,所以就買了許多,而這些良田還大多畝產有兩石五斗,最差也有個一石半!” “正因為此,每年產糧自是不少,所以也請諸貴胄放心,能幫我們殿下采購一些商貨回常陸國販賣為好,畢竟諸貴胄留在中土,想必廣有店鋪與采辦之人,當比我們自己直接采辦許多商貨要更便利,價錢的事,好說。” 姚尚文說著就笑瞇瞇地拱手道:“藩臣在這里先謝過諸貴胄了。” “你們殿下讓你準備采購些什么商貨?” 益王朱翊鈏這時問了一句。 姚尚文回道:“自然是些棉布、絲綢、陶瓷、紙筆、茶葉、自鳴鐘、藥材這些百姓需要的東西。” 接著,姚尚文又笑著說:“我們準備了一百萬兩銀元劵訂購這些貨,不知道諸位貴胄愿不愿意幫這個忙?” “一百萬兩?” 東安王朱英燧這時都直接站起身來,一臉愕然。 益王朱翊鈏則沉默了許久,沒有說什么。 大明已經開始實行銀元劵這種紙幣與銀元并行的貨幣制度。 大宗貨物交易,尤其是涉及出海的貿易,已經基本上用銀元劵為主。 畢竟這樣便于交易,而加上能做大宗交易的,都是朝廷官商或者本身就是非富即貴的人,不怕被賴賬,也就使得銀元劵已經成為新的大明紙幣。 “這衛王出海就藩明顯是真的出去對了!” 朱英燧等宗藩沒有直接答應姚尚文,只是表示會考慮,但在宴會結束后,朱英燧就迫不及待的與其他宗藩說了起來。(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