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令通達,猶如國初-《萬歷佑明》
第(3/3)頁
而太子在見到戚報國后,就談起了自己眼下的為政感悟,且因他和戚報國關系很好,彼此也很信任,便也就毫無保留的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戚報國對此則微微一笑,道:“以眼下的情形來看,殿下似乎倒也不用將來如此辛苦,只因陛下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為陛下鏟除了大量荊棘,將來之大明,中土已如一王朝肇建之初,沒有多少權貴鄉宦,這樣也就能讓政令通達得多。”
太子聽后點了點頭。
戚報國則又道:“只是,殿下可能將來面對的天下將不只是中土與周邊諸夷,而是整個宇內萬方,也就是說,四海之外也得予以統治,這在以往朝代是沒有出現過的,也就沒有圣君仁主之政可做參考的,而且就算不說如今治域之廣,關鍵是,所面臨的百業之新,也需要殿下自己摸索!而難以再按圖索驥,譬如,蒸汽機這樣的新機器以及連發銃這樣的新火器,殿下將來是需要繼續擴張還是要著重調整各類行業之權重,皆是需要慎重但又不能不管的事。”
“你說的沒錯。”
“自從新禮出現后,國朝天子面對的將不是一個舊的世界,而是一個新的世界。”
“而當如何統治好這個新世界,已經不能指望只依靠古人,還得靠今人自己領悟。”
“然則,這已非我一人之責任,你們也要去多多領悟。”
“整個華夏的人都不能再只指望古圣賢能教自己。”
太子這時跟著說道。
戚報國拱手稱是。
接著,因紅日西沉,淡月上墻,太子也就對戚報國說道:
“天色已晚,不宜久留,我們就此別過吧,只是君去湖廣后,當替本宮去看看先太師墓,父皇能有當今之赫赫圣德,他功莫大焉,連帶著因他,使得我這個太子將來也不用面對百年積弊。”
戚報國頷首:“放心。”
隨后,太子便真的棄船北上,而戚報國乘舟西進。
而太子一到山東后沒多久,就的確感受到,自從大量鄉宦豪右以“罪犯”的形式被流放海外后,整個山東地方也更好治了許多。
他這個太子,因而可以直接去架閣庫查看錢糧戶冊,而不用考慮鄉宦豪族們的感受,甚至也能直接放錢鼓勵百姓經商,不用擔心因為鄉宦豪族的勢力壟斷了地方商業,而使得百姓不敢經商,以至于官府即便放低息貸款刺激商業發展,也刺激不起來。
連下屬的官吏也老實了許多,因為,他們也已經無法再依靠地方鄉宦豪族對抗上司。
“一切真如戚報國所說,現在才是政令通達的時候,有點為官一方的感覺了。”
太子因而在這一天也笑著對張蘊生如此說了起來。(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