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臺吉問道:“貝勒為何如此說?” 楊吉努則指了一下外面的大量農田和屋舍: “你看看這些漢人百姓,真正是各個富足的很!” “牛羊雞鴨到處都是,肥實的很,明顯不缺糧食才養得這么肥。” “女孩兒也都白得跟雪一樣,連男孩都白!” “這要是沒在列車上,只在陸地上行軍,我們完全可以讓底下的人去搶些牛羊打打牙祭,搶幾個孩子去去火,想來朝廷也不會因此就要把我們都殺了,只會逼我們交出幾個底下的人頂罪了事。” “只可惜啊。” “現在,我們都在這鐵疙瘩上,跳下去就得被壓死,關鍵也不知道該怎么讓他停下來。” 楊吉努接著又說了起來。 金臺吉聽后只是哂然一笑:“這大鐵疙瘩出現,的確是讓我們在行軍途中,無法再發點民財,但想來這也是朝廷讓我們坐這大鐵車去南方的目的。” “你說的沒錯。” “我現在擔心的是,南邊那什么緬甸、莫臥兒是不是也建了這樣的鐵路。” “那樣的話,我們豈不是這一路上都只能窩在鐵路上,然后天天聽這上面的說書人講忠孝仁義,講新禮政策?” 楊吉努頗為擔憂地說了起來。 金臺吉看著遠方西沉的夕陽回道:“應該不會,緬甸、莫臥兒據這里有萬里之遙,哪里有那么多鐵,把鐵路修到那么遠地方去?” 楊吉努點了點頭:“也是!” 大明的兩京鐵路,目前的確就只修到了揚州,所以葉赫部的八千女真夷丁到了揚州后,就改乘了官船,從海路去緬甸。 畢竟葉赫部也就八千來人,海運更劃算。 當然,大明官僚們的確也擔心他們走陸運會沿途騷擾,所以也都強烈要求皇帝讓他們在乘坐列車后就走海運。 這樣一來,葉赫部也就一路上完全沒有在中土騷擾民眾的機會。 向來少數民族的軍隊受大明中央朝廷的征調,去一地作戰時,都會在行軍途中滋擾百姓,軍紀非常差。 像廣西狼兵、貴州苗兵都有這種情況。 其實不只是少數民族的軍隊,基本上地方客軍都有這種情況,因為不是自己家鄉,一個個都會放開了搶。 而大明現在用鐵路運兵和海路運兵,倒是很大程度的規避這一情況,從而降低民眾對征伐之事的厭惡感,也降低對外擴張所產生的內部維穩成本。 這也算是蒸汽工業帶來的好處之一。 別小看古代軍隊行軍途中對內部社會的破壞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