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的官民們的確對最終確定的債券發行規模感到非常震驚和難以接受。 如謝杰一樣,很多人也因此都開始聲討劉確賢。 因為他們發現劉確賢比王錫爵還激進,還要大膽。 畢竟誰都知道,內閣原先定的只是三千萬兩。 而劉確賢卻將修京甘鐵路的債劵加到了五千萬兩! 所以,一時間彈劾劉確賢的奏疏如雪片般飛進了宮里。 但朱翊鈞對此卻是無動于衷。 因為來自后世的他,通過對后世一些國家的了解,其實只覺得劉確賢借天下人錢的程度,相比于后世的某國,都還是算保守的,對天下的掠奪欲望明顯還沒那么大。 所以,朱翊鈞對此不以為然。 但他能夠理解這個時代的人們對這種不怕欠債多的行為的抵觸心理。 畢竟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早已讓他們習慣了勤儉節約多積蓄的生活方式,驟然讓他們發現自己國家欠債嚴重,自然會讓他們惶恐不安。 因而。 朱翊鈞對此也沒怎么生氣,也不怎么理會,依舊只在宮中享受自己的帝王生活,且已確定要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去西南一趟,看看改土歸流的情況,再次開啟巡視天下的旅程。 盡管皇帝對此不以為意,但許多官民卻因此夜不能寐。 還鄉的郭正域因此都沒有心情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而在知道這道鈞旨后,當場從塌上驚坐起,問著自己孫子郭又愷: “你說什么,王太倉發行了價值五千萬兩的認購劵募資?” “是的,大明銀行已經購買了這里面的一千萬兩認購劵。” “驛部已經拿著這筆銀款招商和招募鐵道兵了,聽說領的都是銀元劵。” 郭又愷回道。 郭正域當即站起身來,赤腳在地上跺著,急切欲哭道: “這怎么得了,這怎么得了啊!” “亡我大明者,必是他王太倉,還有他劉上元!” “他們都是禍國之輩!五馬分尸亦不為過!” 郭正域接著又仰天大罵了一句,隨后就道: “不行!” “老夫不能坐視他們這樣禍國,我要給朝中諸友寫信,讓他們不要讓各官辦銀行和商行買,也不要自己買,免得將來國窮民匱!” 郭又愷回道:“但是朝中的許多人都已經買了,內廷下面的帝國銀行就買了五百萬兩,地方由督撫們請旨辦的各大實業銀行也買了一千多萬兩,另有許多宗室勛貴還有朝中官僚和各地豪紳合計買了約三百萬兩,張、申等士族也買了兩百余萬兩。” “什么?!” 郭正域愕然地看向了自己孫子郭又愷,似乎不愿意相信這是事實。 郭又愷道:“孫兒豈會騙您,現在都搶著買呢。” “怎么會這樣。” “他們不是都反對朝廷過度發行債劵,欠債過多嗎?” “他們怎么還要爭著買,他們就不怕朝廷還不上嗎?” 郭正域不由得言道。 郭又愷回道:“他們都說,自己是為了向朝廷效忠,雖然反對,但朝廷要集資,他們豈能不傾家蕩產以資國用?” “放屁!” 郭正域爆了一句粗口,就道:“這是向當權者獻媚!這是等著把錢借給朝廷,再用朝廷給他們的權力斂財呢,真正忠心的大臣,就不該在這個時候聽他王太倉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