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二,皮貨、人參到底是奢物,即便將來有貴胄貪婪,炒作其價,也不至于傷小民,不比皇莊因是據京畿之田為莊田,是既損國稅也損小民;” “其三,管理皇產者,必是天子最信任之人才可,如此之人,要是留于關內管理皇產,很容易破壞朝綱、禍害民眾,不如置于塞外管理皇產,縱有大奸大惡者,也難影響根本。” 許弘綱聽后沉默未語,只突然起身,向熊廷弼拱手一拜,以表敬意。 熊廷弼很是愕然,隨后也回了一禮,且在接下來,真的開始在遼東地區明察暗訪起來。 讓關外的大山大河變成皇產的這些好處,只是熊廷弼站在自己士大夫立場來看后預見的一些好處。 而事實上,還有熊廷弼未提到的意義,那就是這樣可以解決大量官校退伍后無法安置的問題。 話說。 大明現在的軍隊數量特別龐大。 因為之前為了強行發展蒸汽工業,大明朝廷擴招了很多的營兵。 而幾場戰事下來,如完成西南的改土歸流、滅倭以及進軍印度這些戰事結束后,讓大明現在多了許多因傷或因年齡到期而退伍的官校。 一時,地方官衙竟也吸納不了這么多退伍官校。 而這些退伍官校當中又不全都是安分的人,不少很容易成為權貴官僚重金或用結親方式籠絡進府里的對象。 與其讓這些人越來越多的成為權貴官僚的對象,不如直接由皇家招募,繼續為皇家去開辟外利。 雖說塞北苦寒,但完全可以用增加分紅的讓利方式讓一批不懼危險環境只想發揮余熱的人成為皇家雇傭之人,而皇家去經營塞外皇產。 朱翊鈞的打算也是這樣,他沒打算把長白山地區這些已經被很多民眾在自行挖掘和開采的產人參與貂皮之地,變成皇家私產,而是打算將來將后世所謂的外興安嶺、西伯利亞這些人煙稀少、但物產富饒的地方作為皇家私產。 因為這些地方若變成皇家私產,在國內遇到的阻力最小不說,這些地方還很有挖掘前景。 畢竟,后面技術越進步,這些地方的價值就越高,前期可能只是靠賣木材和人參、皮貨、煤炭這些取利,后期則可以靠賣石油、天然氣等取利。 朱翊鈞也算是自私一把,給自己的子孫們留一筆更值得挖掘的產業。 而這也不算過分。 沒錯。 對于現在的大明各個階層看來,朱翊鈞這樣做的確不過分。 畢竟南邊更便于開發也同樣富饒的地都基本上作為了朝廷公產和讓天下子民一同分利,而成了惠民的根基,連中土的皇莊也打算讓出去,皇帝現在只是要沒什么人愿意待的西伯利亞這些地方作為皇家私產而已。 過分嗎? 完全不過分。 要不然,熊廷弼也不會說寧拼卻性命也不要都要促成此事。 當然,熊廷弼這么說也無疑說明即便要做成此事也是有些風險的。 因為北方只是開發價值相對南方比較少,但不是說沒有開發價值,其實開發價值還很大。 所以,盯著這塊肥肉的,或者已經通過走私等方式在取北方之利的勢力也是有的。 正因為有些風險,也有些阻力,所以朱翊鈞是需要一些愿意為國為民為君做這些事的忠良之臣來完成這一事的。 只靠他自己是難以成事的。 畢竟他雖然是皇帝,可也不能分身去具體執行這一想法。 好在這片土地上素來不缺敢為國為民付出一切的忠肝義膽之士。 也正因為,這片土地上從不缺這類人,所以大部分人都比較懶,都只希望有大英雄大清官來拯救自己,而不怎么愿意主動去爭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