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這是熊廷弼呈遞的關(guān)于遼東皮貨與人參交易情況的密奏。” 夔門。 朱翊鈞這里剛看完三峽回來,沈鯉就將一封奏本遞給了他。 朱翊鈞打開密奏看了一會兒,隨后就道:“既然如此,回京后就議議轉(zhuǎn)移皇產(chǎn)的事。” 沈鯉拱手稱是。 萬歷三十五年中秋前夕,朱翊鈞回到了京師。 而朱翊鈞回到京師時,京師已徹底完成了城建工作,故而也大變了樣。 偌大的京師城,遠遠看去已更加宏偉,尤其是排水系統(tǒng)與衛(wèi)生工作的加強,使得整個京師已更加潔凈。 甚至,在內(nèi)城和城樓緊要處,還安裝了弧光燈,所以一到夜間,燈火通明的京城平添了許多耀眼光柱,而因此顯得更加奪目。 但越是因為這樣,朱翊鈞就越發(fā)容易在意到京師外面那一大片荒蕪的皇莊莊園。 他不得不承認,在京師附近因為皇莊的存在,而使得一大片京郊土地變成雜草叢生的荒地實在是顯得很不搭調(diào),就像是長在順天府身上的一處皮癬,也仿佛在繼續(xù)彰顯著大明皇族對京師民眾的拖累。 為此。 朱翊鈞一回京師,就立即與執(zhí)政公卿們議起了此事,并最終決定在現(xiàn)在所建邊墻之北的疆土皆為大明皇家私產(chǎn),同時撤廢大明自永樂以來開始大量設(shè)置的皇莊。 皇莊的田全部分給老百姓,還有人佃租的田地就直接分給佃戶,佃戶從佃主變成田主,無人租佃的田地就直接按平價出售,然后所得銀款歸入國庫。 而以前皇莊的管事人員,則全部轉(zhuǎn)為皇產(chǎn)管理人員,調(diào)回少府擔任各類新設(shè)職位,以準備承接管理接下來的大量塞外皇產(chǎn)。 塞北的大山密林,雖然眼下成了皇產(chǎn),但朱翊鈞也不可能說真的要將這些疆土當成金元寶一樣抱在懷里不撒手,而不準天下人去開采,那樣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朱翊鈞決定把塞北的大山密林承包出去。 當然,朱翊鈞只是承包使用權(quán),而且是有期限的使用權(quán),與天下有實力也愿意去北方開拓利益的人合作。 皇室只負責每年收取一定比例的分紅。 越是臨近關(guān)內(nèi)的地方自然承包價格越高,分紅比例也越高。 而越是遠離關(guān)內(nèi)的地方自然承包價越低,分紅比例越低。 甚至一些特別遠的地方,朱翊鈞只要求每年只需提供一百張貂皮就行,不分紅,或者還倒貼,免費給錢給武器裝備,只讓其三年乃至五年后再按比例分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