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耕作熱潮-《卷王娘娘來了,快跑》
第(2/3)頁
這件事太后其實并不反對。
每年二月二,歷來有皇帝領百官親耕的做法,為表重農尊祖、報本反始,
此外,本朝從武帝尉遲祐開始,每個皇子到了年歲便得去御豐園耕作,接受農耕的教導,明白糧食是從哪來的,知民間疾苦。
天下百姓為此歡欣鼓舞,大肆贊揚。
連皇帝都親自躬耕,后妃和秀女能比皇帝更尊貴?所以沒什么大不了的。
太后能明白皇帝的用意,此舉沒壞處,皇家理應成天下表率。
就是事情太突然了,對象還是一群柔弱的妃嬪和秀女,怎么受得住。
所謂男耕女織,男子下地耕作,女子采桑養蠶織布。
當年太后還是皇后時,親率嬪妃命婦們去桑田采葉喂蠶,作親蠶禮,更多的是象征意義。
沒有像現在這樣的,讓一群什么都不會的后妃下死力氣種地,能種出什么樣的來。
后宮發生的事,沒有特意瞞著,很快就傳出宮外去。
前朝,禮部大臣聽聞風聲后,進宮求見皇帝,大選規則改了,是不是有點草率了?
尉遲恭一句話打發了回去:“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昔日圣德皇后種瓜種果終編得《農用種植大法》,秀女不過修習皮毛,有何不妥?”
禮部大臣不敢再說什么。
太后就沒那么幸運了,一茬又一茬的命婦遞帖子進宮求見,跟韭菜似的,言語試探其中深意。
有女兒將來等著進宮的,便試探往后選秀是不是要會種地。
太后一律按皇帝旨意的口吻來,只說妃嬪當謹記祖訓,以圣德皇后為楷模,體察百姓艱辛,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不可驕奢,皇家亦是如此。
打太極一樣將人打發了,后面太后又見了幾個命婦,剩余的全部推掉不見。
得太后親見的命婦回去第二日,就帶自家兒女去了田莊。
皇家都親做表率了,里頭傳出的信號不得了,她們如何敢不跟上,連大選規則都改了,可見決心之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