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主的舅母們明里奉承周老夫人,對原主實行的卻是捧殺之策,在周老夫人死后裝都不裝了,從而導致了原主的悲劇。 武大人和武夫人天長路遠,顧忌不上,周老夫人死時又恰逢時局亂,接不了人。 武大人清清楚楚記得去周家接小女兒回來時,小女兒眼里的陌生和疏離,彼時已是穿越過來的梨花。 更讓他和武夫人心疼的是,他們的小女兒面色蒼白沒半絲血色,身體羸弱,偶有咳嗽。 十二歲的女孩,瘦的一陣風就倒,說話細聲細氣,用力些都喘,勤奮懂事得讓人心疼。 武大人和武夫人出了周家的門,直接去請大夫給小女兒看診,竟診出人剛大病過一場。 除了身子,更讓兩人擔憂的是小女兒的精神狀態(tài)。 人白日看著開朗,小梨渦笑得很甜,只有偶爾才顯露一絲異樣端倪。 不說話時安安靜靜的,一眼望去,才十來歲的小女孩,仿佛歷經(jīng)滄桑后沉淀的沉靜,似有千萬重隨風而逝的心事,無人可知。 回程的有日夜里,武夫人睡不安穩(wěn),去查看小女兒,卻發(fā)覺人在夢中流淚,寂靜無聲。 武夫人摟著小女兒心疼得直哭,問小女兒做了什么夢。 小女兒乖乖巧巧窩在武夫人懷中,那是第一次肯回抱武夫人,卻搖頭不說話。 他們小女兒的身體,是他們接回武府才真正養(yǎng)好,身量也是這三年才抽條。 連性子都是這幾年才真正的開朗,而不是假裝的開朗,笑容重新有了星光,甜到人心里去。 武定邦和武府眾人親眼見證梨花有多努力,每日清晨早早起來,每時每刻都在努力,嚴寒酷暑一日不落。 武定邦說起這些往事時,眼圈發(fā)紅,情緒止不住的激動。 正因見識過小女兒的苦,武定邦和武夫人才冒著被世人指責涼薄的風險,一同疏遠周家那面甜心苦的親戚,只面上禮節(jié)過得去。 武定邦不怕和皇帝說這些過往,只說他的失責忽視,并未指責周家什么。 但尉遲恭怎么聽不明白。 若是被嬌養(yǎng)珍視的女孩,怎么會養(yǎng)成小賊那精明謹慎的性子,獨立自主,從不想過依賴別人,一切都自己扛。 即便他陰差陽錯弄錯了她的身份,將她丟在荒涼的汀梨院,備受冷待。 她也不曾放棄,頑強生長,笑容燦爛,依舊和群芳殿時那個狡詐的小賊一樣。 她事后沒和他訴過一聲苦,也沒趁機報復過冷待她的人,全靠自己折騰。 尉遲恭記起驚鴻殿主殿看見她的第一眼,她像個與世隔絕的流浪的孤兒,滿目茫然無助。 聽了梨花的過往,尉遲恭心口發(fā)堵,一抽一抽的疼。 他不知小賊身上發(fā)生過什么事,才使得人隱藏了很深的心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