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是我的榮耀》和《最后一顆子彈留給我》已經改編成劇本了,《最后一顆子彈留給我》的名字也改為了《我是特種兵》。 現在公司里人員齊整,資金充足,剛好可以把這兩部戲拍出來。 李夏決定《你是我的榮耀》由周文遠來拍,而《我是特種兵》則是交給了導演張勐。 張勐雖然才加入蝦米互娛不久,但在軍事題材的影片上,還是頗有建樹的。 李夏作為《英雄榮耀》的代言人,再加上廣大粉絲的強烈請求,最后勉為其難的成為了《你是我的榮耀》的男主。 趁著劇組的組建階段,李夏開始忙起了“愛國主義題材”影視劇本的創作。 “愛國主義題材”,這個題材太重大了。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李夏的腦海中就出現了好幾個影視劇的畫面,思來想去最終他選定了《覺醒年代》。 《覺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黨機關刊物為貫穿,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講述了覺醒年代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以革命先輩們從相識、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傳奇故事為基本敘事線。 以一眾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經歷為輔助線,藝術地再現了一百年前華夏的先進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 以他的記憶寫劇本自然不會有那么多壓力,只要按照記憶中的來就可以了。 不過由于空間和歷史的有所不同,卻需要對原劇本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前世,《覺醒年代》口碑炸裂,幾乎在一段時間里,關于該劇的視頻,在各大視頻平臺刷屏。 這部劇最令李夏印象深刻的是陳延年、陳喬年兄弟二人壯烈犧牲的場面。 兄弟二人頭發凌亂,臉色蒼白,渾身帶血,但他們的眼神堅定,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一身正氣,一步一個腳印,大無畏地向刑場走去,只為了心中的那個堅定信念。 在合肥,有三條路:延喬路、集賢路、繁華大道。 站在延喬路牌下,深情告白:延喬路短,集賢路長,但都通向了繁華大道。 對于這個劇本,李夏是懷著敬畏之心的,自己的一丁點失誤不僅會毀了經典,也是對先輩的不尊敬,因為我們在歷史書上匆匆翻過的一頁,卻是他們赤血的一生。 百年前一大批叱吒風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英雄群像,構成了明星璀璨、浩如星辰的民國大師人物藝術長廊,栩栩如生、高大偉岸的身影,每每讓人眼前一亮。 李夏查閱了大量的歷史和資料,力求將那些歷史書上冷冰冰的名字,在影視屏幕上鮮活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