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一片片滴血的龍鱗,正是那一個個苦難的炎黃子孫,那一個個破碎的家庭。 每一片龍鱗,都是一段凄慘的故事,都是一部淚跡斑斑的血淚史。 李夏用歌聲將這百年的血淚史,傳遞給了每一個人。 這一刻,所有華夏人都和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人守禮心守靜” “悠揚古琴彈君子心” “我清醒等回音” “盤旋泱泱華夏文明。” 李夏的歌聲從低沉轉為悠揚,曲風從悲傷變為平和。 清脆的笛聲和悠揚的琴聲,如同清澈的潺潺流水,洗滌著炎黃子孫那受傷的身體和靈魂,沖刷著巨龍身上的血污。 隨著曲風的轉變,大家的心情也漸漸從悲傷走向明媚。 大氣雄渾的編鐘聲,更增添了這首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李夏沿著漢白玉的臺階,一步步拾級而上,向太和殿走去。 一邊走,一邊撫摸著那漢白玉的龍紋欄桿,就像是撫摸著巨龍的傷口,撫慰著炎黃子孫們受傷的心靈。 間奏結束,歌聲再次響起。 “敬過去我落筆” “東方遼闊的黃土地” “山水里潑墨抹去” “只見嶙峋華夏骨氣” “紫禁城神武門” “多少滄桑鑄造華夏魂” “我繼承文化深耕” “突破變局去扭轉乾坤。” 一樣的旋律,不一樣的歌詞。 在那國破家亡,亡國滅種的危急時刻,無數的炎黃子孫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鑄就了華夏的骨氣和嵴梁。 紫禁城,神武門,象征著每一位華夏人不屈的靈魂和錚錚鐵骨! 昨天的苦難漸漸遠去,華夏已經蛻變為一個現代化的強國。 但是那段苦難卻輝煌的歷史,我們不會忘,不能忘,不敢忘! 五四運動,喚起翌日的黎明之時, 巨龍的惺忪睡眼,已悄然睜開。 在先輩們的帶領下,華夏邁向勝利之時。 巨龍的強健腳跟, 已化的獨健腳跟, 已昂然屹立。 當十一屆三中全會指明了社會發展的新方向之時,巨龍華麗身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