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首我自己唱,一首咱倆合唱,怎么樣?” “沒問題,給我一天的熟悉和練習時間。” “好的。” 林知心和葉琳吃過午飯后離開。 幾天后,李夏在五大音樂平臺上發(fā)布了單曲《海底》。 歌曲發(fā)布的同時,李夏在微博上發(fā)表了歌曲背后的故事。 講述一個女孩的生命隕落在大海中的故事。 一位絕望的少女,穿著一襲白裙,慢慢的走進大海。 無從知曉在這個投海的女孩身上發(fā)生過什么,但是卻能夠感受到女孩的絕望。 以及在臨死前,仍然有垂死掙扎的希冀,希望有人能夠在這個時候救下她,能夠幫幫她,可是到死她都沒有等來屬于她的救贖。 看完歌曲背后的故事,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前段時間,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外灘跳江女孩事件。 看完這個故事,重新點開歌曲再聽一遍,更能體會到她當時的心情。 “散落的月光穿過了云,躲著人群。” “鋪成大海的鱗,海浪打濕白裙。” “試圖推你回去,你喜歡海風咸咸的氣息。” “踩著濕濕的沙礫,你說人們的骨灰應該撒進海里。” 緩慢憂傷的旋律搭配李夏極具個性的嗓音,心情仿佛緩緩地墜入了海底。 聽說抑郁癥的人在海底,正常人在海面,而大多水數(shù)在中間,理智讓我們不要沉下去,生活讓我們不要浮上去! 抑郁癥的人的生活是沒有光的,一個人生活在黑暗里,他們看不見光,感受不到溫暖,感受不到快樂,覺得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 所以他們會選擇zs,離開這個沒有光,沒有愛的世界。 “你問我死后會去哪里,有沒有人愛你。” “世界能否不再拋棄你,來不及來不及。” “你曾笑著哭泣,來不及來不及。” “你顫抖的手臂,來不及來不及。” “無人把你打撈起,來不及來不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