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給齊明的信-《黑暗荒漠》
第(2/3)頁
“所以說,他和你對話的時候,特地弄說出了關于營救的具體要求,比如需要在200年之內,不然的話眾多的意外因素可能導致他早就遠離了那個坐標。”
“那你呢,老師,你能說說他關于文明的事情嗎?”
“早在他們文明的初期,就有一位類似羅賓漢森的社會學家。”
“是那個大篩選理論提出的科學家嗎?”
“對,南嘉你記得沒錯。他們社會在研究發現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可能不存在,因為宇宙中各種意外才能孕育出生命的條件。但也有著另外一群別具一格的科學家認為這個理論存在是由于我們并沒有發現外星生命,一旦發現了,那么這個理論就不攻自破了。就好像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這個宇宙我們并不孤單。”
“那后來呢?他們的文明開始了宇宙大航海時代嗎?”
“對,所以在他們的眼里,我們就好像年輕的他們一樣。從提出一種理論,然后通過實踐來自我否定自己,之后在實踐中發現了他們文明初期所想的所認知的是多么可笑。”
齊明拿起了邊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后,緊接著又對南嘉說: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種思想可以說是貫穿整個宇宙都不過分。然后他們文明開始和我們一樣,開啟了宇宙大航海時代。雖然在幾千年中,他們找到生命可能屈指可數,但是眾多不同的生命形態和不同的社會文化讓他們覺得這個宇宙真的奇妙。他們看到過剛剛從原始動物進化成智慧生命,也看到過正處于母星文明時代的生命,也看到過剛從母星文明出發才將邁出宇宙的文明,而我們是他們第一次遇到能走這么遠的智慧生物。”
“所以,他才留下這封信的嗎?”
“嗯,這不僅是一封信,這也是份邀請函。當我們有能力到達他們母星系,創生之柱的時候,見到他們的社會,用這個六邊體作為憑證,一同和他們來探索這個宇宙的奧秘。”
“可惜,就憑借我們的技術,能到達那里的時候,或許人類或許他們都早已不在了吧。”南嘉回應道。
“不,或許他們已經不在了,但他說過,探尋這個宇宙的未知是亙古不變的。或許我們到達的那天,還能收到他們留下來的信息,還有他們的科技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發現這個宇宙。”
“他們能活多久?看這個探險者至少在宇宙中漂泊了幾千年了,為什么能活這么久啊?難道他們不是碳基生命或者他們是機械文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