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時間的過去,青峽大戰(zhàn)越發(fā)的激烈,但在不少弱小國家的君主死后,唐國方面的攻勢已經(jīng)越見凌厲。 就算是包括燕國國君崇明在內(nèi)的幾位比肩七境的頂尖強者,也在明宗和書院合力之下,處境越發(fā)的艱難。 甚至只能借助兵鋒之力才能勉強保持不敗。 但全局潰敗之勢已顯,勝負也不過只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不過令人側(cè)目的是,觀主那輛馬車周圍的八千護教騎兵卻是一直未動。 更是擺出了一種特殊的陣勢。 有國君呼喚觀主出手,但不論是這八千護教騎兵,還是馬車中一直為層樓面的觀主都是充耳不聞。 將這一切看在眼里的崇明心中莫名的生出了一股寒意。 這其中定有陰謀。 只是他不明白,觀主究竟要做什么? 坑死了諸國,天下還有誰能與唐國的兵鋒相爭? 可若不是要坑死諸國,觀主這般漠視的舉動又是為了什么? 這時,又有兩名比肩六境修行者的國君被葉紅魚和莫山山分別鎮(zhèn)殺。 大大小小十幾個國家的君主,只這么一會兒就死去了半數(shù)之多。 戰(zhàn)場之上,國運潰散之勢越發(fā)嚴重,諸國聯(lián)軍因此越發(fā)的孱弱,潰敗之勢越發(fā)的明顯。 只是,若有人能于萬里之上的高空俯瞰而下,便能夠清晰的發(fā)現(xiàn),那些逐漸潰散的國運竟紛紛向著八千護教騎兵,或者說向著觀主涌了過去。 這時,僅存的數(shù)位諸國君主齊齊喝道:「您若還不出手,莫怪我等投了唐國,反戈一擊!」 這些話當然只是威脅,若他們真想投了唐國,便也不會有今日這青峽一戰(zhàn)。 聽見他們的威脅,那自開戰(zhàn)而來便一直安穩(wěn)不動的馬車終于第一次有了動靜。 一名青衣道人掀起車簾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 諸國君主滿臉的厲色轉(zhuǎn)眼便煙消云散,有著忌憚和敬畏之色浮現(xiàn)。 他周身的八千護教騎兵嘩啦啦的跪了下去。 諸國無數(shù)信奉昊天的教徒也紛紛跪了下去。 甚至幾乎陷入白熱化的戰(zhàn)爭也在此刻停了下來。 因為他是觀主。 道門之主。 道門的至強者,昊天之下的寡人。 葉蘇神情泛起幾分波瀾,隨即歸于平靜,葉紅魚面無表情,握劍的手卻緊了三分。 時間無數(shù)名聲漸起的修行者此刻皆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凝重。 便連身為唐國女帝的李漁亦是生出了三分肅色。 驟然間,一聲震天動地的龍吟,李漁飛身而起,乘龍而上。 她立于龍首中央,俯瞰觀主,抬手間,一柄金色的天子之劍凝聚而出。 她眉目帶煞,劍指觀主,語氣之中盡是森然。 「今日,傳說亦將隕落于此。」 聲音平澹,卻自有一股攝人的威勢,整個青峽百萬諸國聯(lián)軍紛紛臉色發(fā)白,生出一股難以抑制的畏懼。…. 唯有那八千護教騎兵依舊充耳不聞,神情恭敬的跪伏在觀主身前,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李漁的威勢盡數(shù)隔絕在外,根本無法對他們造成任何的影響。 觀主自更不會有任何不適,甚至對于李漁這等彷若宣判的言辭也并未有任何表示。 他面容平靜,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甚至沒有看向乘龍而起的李漁,而是將目光落在了葉蘇的身上。 一聲嘆息從他口中傳出。 「我沒想到,你竟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葉蘇目光平靜,漠然道:「世間萬物自有其抉擇 ,我亦不例外。」 觀主目光幽深,簡單的掠過了不遠處的葉紅魚一眼,最終將目光落在了殘留的數(shù)位國主身上。 首當其沖便是燕國的國君崇明和南晉的國君。 因為他們二人最強,皆有著媲美七境的修為,身上匯聚了極為龐大的國運。 而這便是他跨過八境,邁入九境最好的資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