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又怎知,我不是天才?-《重生日常修仙》


    第(2/3)頁

    想當年他崔宇……

    就這樣,四人走到食堂門口,許多學生收了傘后,往往先抖落傘面的水珠,再進食堂,搞得地板全是水漬,滑溜溜的。

    前面走路的女同學,突然腳底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老慘了,臉上尷尬的要死。

    周圍全是觀望的學生,齊齊注視她。

    崔宇哈哈哈大笑:“太絕了!”

    隨著他的笑,那女同學羞的要死,起身后,連飯也不買了,扭頭朝食堂外面跑。

    崔宇當眾大喊:“慢點慢點,別又滑倒了?!?

    直到女同學離開食堂,他還沾沾自喜,以為做了好事。

    吳小啟剛才看熱鬧呢,沒注意腳下,瓷磚上有人撒了雞蛋湯,縱是以吳小啟的身手,稍不注意,腳下竟也是一滑。

    危機時刻,他將手中籃球拋出,身旁的單驍,以迅疾無比的速度,抓住籃球。

    眼看吳小啟摔倒在即,他雙手按住地面,以其為中心,甩動身體,雙腿瀟灑的劃出360度,動作炫酷俊逸。

    崔宇脫口而出:“臥槽街舞?”

    吳小啟撐起身體,他板著臉道: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

    教室。

    薛元桐如愿以償,得到了她想要的白煮蛋。

    她拿出雞蛋敲敲,輕輕的剝開半個蛋殼,露出一片雪白。

    “吃掉!”

    薛元桐兇惡的一口咬下。

    咬完之后,她有點不開心:“姜寧,為什么我沒咬到蛋黃呢?”

    陳思雨:“傻啊,你那么兇,蛋黃嚇得藏起來了?!?

    白雨夏:“你該偷襲它的?!?

    ……

    晚自習,班主任單慶榮開了班會,并且對此次期中考試進行表揚。

    大家很喜歡開班會,班會時間不用學習,老老實實待在座位,聽單慶榮扯淡。

    單慶榮說話好聽,講的許多東西,大家頗感興趣。

    最后,本次考試的班級前十,登上講臺領獎。

    單慶榮私人出錢買了本子,獎勵給前十名。

    后排的盧琪琪回頭說:“咱班主任可以,夠大方的,聽說有的班,用班費給前十名買本子?!?

    郭坤南說:“確實好,咱班學生也好,上學期薛元桐和姜寧領了獎學金,還請我們班級吃東西,全班52人,每人一份,大氣!”

    “我以前從沒見過這么干的!”

    表揚完學生,單慶榮看了看表,說:

    “最后一節課,你們語文老師戴永全在4號樓的大教室辦了書法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學習學習。”

    下課鈴打響。

    “姜寧,你去書法課玩玩嘛?”陳思雨詢問,她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

    不等姜寧回答,她自顧自的說:“我的字寫的挺一般,作文肯定被扣了卷面分,聽說練好毛筆字,鋼筆字也能變得很好看?”

    白雨夏說:“的確有很大幫助,只是毛筆字比較難練?!?

    陳思雨:“反正有老師教,看看唄,一起嘛?”

    “嗯好?!卑子晗耐饬?,她爸爸很喜歡寫毛筆字,使得她具有一定基礎。

    短短兩句話,陳思雨和白雨夏約定好。

    “你們呢?”陳思雨問。

    薛元桐從桌上直起小身子:“不了,我的書法,無需再練?!?

    陳思雨:“真的嗎?”

    “哼,那當然。”薛元桐推出她的語文試卷,指著卷面的字跡。

    白雨夏點評:“桐桐字是很好看。”

    “我小時候專門學過毛筆字?!毖υ湴恋恼f。

    “你們鎮上有書法課嗎?”白雨夏奇怪,書法特長班還是比較少見的吧。

    “不是鎮,是村!”薛元桐說。

    她們村很落后,但村里有個教書的老教師,最喜愛講歷史,寫的一手毛筆字,每到過年,能寫半個村的對聯。

    他不光愛寫,每次村里有人辦喜事喪事,他負責收錢,記錄來賓的名字。

    后來退休了,在家閑來無事,便起了將書法傳下的心思。

    起初,他在村里開辦書法班,一開始還想著收錢,后來發現根本沒人去,還有村民背后罵他。

    老教師勃然大怒,他缺那兩個臭錢嗎?

    他是教師,退休金根本花不完,一怒之下,老教師決定不收錢,并且免費提供毛筆和紙墨,供村里的小孩使用。

    結果還是沒人去,小孩們天天滿村的溜達玩,作業懶得做,誰腦子抽了,學破書法。

    后來老教師實在憋不住了,使出了絕技,批發了辣條,汽水,牛羊配,話梅糖,聲稱上毛筆課,能吃東西。

    陳思雨聽薛元桐講到這里,不禁追問:“后來呢,后來有人學了嗎?”

    薛元桐懷念那時,她說:“零食什么的我不感興趣,我喜歡練字?!?

    每次毛筆課開辦,屬她和楚楚跑的最快。

    得益于以前打下的基礎,她們一個村的孩子,字寫的沒一個差的。

    ……

    “凱泉,下節課4號樓走起!”郭坤南邀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