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40章 余威猶存-《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蘇》


    第(2/3)頁

    聽說慶賀的紙張堆積了一間房屋。

    對于李斯來說,那是一本難念的經,處理不好甚至會令法家內部分裂。

    日常問候李斯后,嬴城便來到了右丞相府。

    相比起左丞相府,右丞相府便亂了許多,所見皆是堆積如山的文書,其中每一個吏員都處于十分忙碌的樣子。

    這些吏員,每天做的事情便是挑選,將天下匯聚而來文書按照下行,平行,上行挑選為七級,五類,六制。

    這十分考驗吏員的政務水平,經過吏員的挑選之后才會被送到史令的手中去處理,重要的文書會被第一時間送到馮去疾的手中閱覽處理。

    同時,定時會有長史令帶著查驗吏員檢查吏員分類的文書,如有錯漏之處輕則處罰,重則辭退,容不得吏員半分差池。

    可以說,即便是馮去疾本人,每天都需要處理非常之多的文書。

    但如今的右丞相府,真正的困擾并非政務,而是馮去疾本人。

    自從上次馮去疾癱倒始皇帝榻前后,雖有好轉,但身體卻一日不如一日,每天處理兩個時辰的文書便困乏不止,或者說,馮去疾已經無法支撐右丞相的職責。

    可是,放眼朝堂,還找不到人來替代馮去疾。

    而讓馮去疾頭疼的是,因為其培養弟子是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從之的方式,很多人都盯著右丞相的位置,想要獲得馮去疾的舉薦。

    這若是交接不好,甚至會為整個秦國官員帶來災難性的分裂。

    日常問候馮去疾,嬴城便離開丞相府,繼續前往下一個地點,太尉府。

    秦國有三個護國都尉,四十六個上將軍,一百四十二個大庶長,校尉一千二百余,每三千名將士就有兩個校尉,這些均屬于高級將領,也是直屬太尉府的將領。

    按照王賁的建議,包括這些將領所屬兵馬,都要依次輪換回咸陽述職換防。

    但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包括現如今的五大守都統帥所負責的地區,都會有非常大的動蕩,稍有不慎,便會生出大亂。

    但這并不是太尉府面臨最嚴重的問題,而是兵家的王楊之爭。

    按照以前兵家領袖國尉王王翦的意思,下一任兵家領袖乃是阿城軍統將楊端和,楊端和素以維穩大局為重,頗受國尉王賞識,反而對王賁,國尉王對始皇帝的建議是可為破堅之將,不可為一家之長,王賁的處事太過于激進。

    這本來便是軍中眾所周知的秘密,然而如今隨著王賁地位提升,再加上軍功卓越,已經在兵家的地位遠高于楊端和。

    若是此事處理不好,擁護楊端和的將領和擁護王賁的將領,也會走向分裂局面。

    難以處理的是,王賁在此次始皇帝遇刺,擁護他繼位之事上,功不可沒。

    權力在一個群體中永遠掌握著強大的話語權,在這樣的爭議中如何決策同樣是令人犯難的問題。

    反而,反叛的問題,倒成了最次要的問題。

    因為除了兵家領袖之爭外,目前太尉府還有一道難題橫陳在整個朝堂的面前。

    封賞!

    這是始皇帝遺留的問題,始皇帝在時這不是問題,但是如今他繼位,卻成為橫陳在他和秦***隊之間最大的問題。

    按照太尉府精確的統計,身為皇帝,朝廷的第一責任人,他還需要封賞出去五億畝田地,一百二十萬座宅院,兩億兩千萬戶食邑,其中軍功足以賞千戶食邑者多達六萬余將士,足以賞百戶者多達四十余萬將士。

    這個問題一直是頭懸利劍,困擾所有人,也包括始皇帝的封賞大事,甚至他嚴重懷疑,始皇帝廢分封立郡縣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無賞可封。

    從始皇帝開始征戰六國開始,興兵百萬,連征十余年,這其中所累積的戰功,浩瀚到無法統計。

    而按照耕戰制度,凡有斬敵,皆有良田可封,凡有斬十敵,皆有食邑可賞。

    這樣的軍功制度,用上百年的時間來消化還能化解戰功,可短短十年頻繁戰爭且戰無不勝,便讓問題耕戰制度的弊端極速迸發,變得極其尖銳起來。

    沒錯。

    戰功封賞需要的食邑戶數已經嚴重超出了天下人口數總合兩倍之數。

    田地數目也快要占到半壁江山。

    而天下田地閑置無人問,用時各有主,天下各處田地,早就被秦國勛貴和存留的豪族占完了,如果割勛貴之肉來封賞另尋擇主,那會是更大的麻煩。

    嬴城帶著滿腦子的煩惱離開了太尉府,前往了大律府。

    新政,新法,新秦律,這些曾經一力成為秦國主旋律的政策。

    如今卻成為了讓他極其犯難和猶豫的事情。

    太尉府傾注了他太多太多的心血,甚至是他畢生之愿。

    可是。

    再次面對太尉府門前至高無上的石壁宣言的時候,卻是那么的刺眼。

    按照他的計劃,當初參與立法的李瞻,叔孫通,公輸丘,張讓,左光,胡秀,卓誠等人三百余人,他并沒有讓這些人直接去處理新政之事,而是在確定新秦律之后讓這些人前往關中各地調查取經觀摩學習并總結經驗。

    一旦關中完成變法,這些人便會被他委以重任,前往天下各郡督導變法。

    但是。

    變法究竟要不要繼續,才是真正需要認真權衡之事。

    箭已離弦,可始皇帝狠狠的在后面拽了一把。

    不知道始皇帝是不是知曉秦國在他死后會面臨天崩地裂的問題而死不瞑目,吊著一口氣,但他現在,是真的不甘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