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完本完本-《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蘇》
第(3/3)頁
五月。
就在人祖鼎操辦之中結束,六月初。
經歷了近半個月的商定和聚集。
終于將人祖鼎之事全盤流程敲定了下來。
而接下來。
便是商定如何分氏族。
天下姓氏,即便是分了又分之后,也可以數的過來,其實并不多。
更多的是姓氏,是以地域進行劃分。
其先祖更多的能追朔到一個始祖。
而這。
就要面臨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
氏族要如何劃分,如何追朔先祖,又要如何劃分氏族之別,既要不丟了祖先,又要將龐大的氏族給分割出來。
而這。
不僅僅是秦國朝廷需要注意的問題,更是所有氏族都需要反復衡量的問題。
而就在這激烈的爭論之中,最終確定了一個更為穩妥的氏族鼎法。
人祖鼎,始祖鼎,古祖鼎,先祖鼎,祖宗鼎,祖鼎六鼎。
始祖鼎共有十七鼎,分別有伏羲氏鼎,女媧氏鼎等十七始祖鼎,而贏氏先祖贏部落被追朔到了伏羲氏,氏族之首。
而古祖鼎,便追至夏始,如贏氏贏氏部落,為贏氏古祖。
而后以商周劃分,終至祖宗鼎,并以祖鼎,視為贏氏真正需要祭拜的先祖。
六鼎分氏族,徹底的將天下氏族理清楚,從此天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始祖。
以祖鼎往上,皆有源頭可追。
祖鼎一下,再行分氏,反反復復,生生不息。
而人祖鼎,只有一尊,上錄共同參與這次立天下鼎的氏族,意為天下氏族共尊,而凡不在人祖鼎之上者,皆為異族。
整個分氏族的時間足足用了一個月,這才堪堪將氏族分清楚。
而接下來。
秦國的冶煉作坊,連同超級作坊,日夜不休的趕工,開始按照氏族分法,在人祖鼎及所有大大小小的鼎上面,刻錄氏族之名。
自然。
上面不可能記錄具體到某個人的姓名,而是以祖之名,刻錄始祖來源經歷變遷等。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且復雜的工程。
不過在秦國三百余冶煉作坊,軍工作坊的努力下,還是在七月底,徹底的完成了人祖鼎所有炮制。
與此同時,同時完成的,還有一座懸立在雍城之外,與天比高的巨型金字塔,上陳人祖鼎,以下分之,共尊六層,浩瀚無比。
七月一日。
就在萬千氏族代表人物的見證下。
嬴城登高祭天,準備真正為人祖鼎,萬家秦鼎賦予其足以令萬世共尊的意義。
而就在這萬族共祭之時,一道驚天的消息,狂涌而至,天下震動。
「大捷,大捷,大捷,長城軍大捷,蒙恬將軍率領三十萬長城軍,奔萬里而疾行,攻破匈奴王城,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牛羊二十萬,不日,將班師回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