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過問:“人杰,是否其中另有隱情?” 李逵點頭道:“沒錯,商品讓商人售賣本來就沒錯。江寧府也是繁華之地,商賈云集,魚米之鄉(xiāng)。這等繁華之地,卻讓一個沒有任何權(quán)貴背景的商人去開拓市場,很容易陷入被動的境地。一來,售價頗高,引人非議。二來,我給商戶的價格和售價雖然都有明確的限制條件,但只要賣得好,商人的收益是非??捎^的?!? “再說江寧府,古稱建業(yè),又是南唐故都,城中權(quán)貴不少,加之周邊富庶,能吃得起雪花鹽的人家不少。沒有權(quán)貴的保護,他的生意能做,但做不長久,同時也會引起當?shù)貙ρ┗}的認同感降低。在江寧府,真正有足夠大勢力的是廣德軍,這是江南東路唯一駐扎的一支禁軍,廣德軍的將官們才是江寧這座繁華府城的本土勢力,他們不出面,其他背景的商人恐怕難以站穩(wěn)腳跟。我就算是讓他試著在江寧府售賣,也不是幫他,而是害他!” 李逵的批發(fā)價是六折,也是就是說商人刨去利潤之后,只要銷量保證之后,利益非常可觀。 雪花鹽雖然是奢侈品,但畢竟是鹽,這東西比珊瑚瑪瑙之類的便宜的多的多,能夠消費的起的人群并不小。尤其是在大宋,人口破億,能夠消費得起雪花鹽的人家至少是百萬級的。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多。 只要推廣得當,就能獲得不錯的銷量。但前提就是,這個商人能夠維持住江寧府的場面。讓出利益,顯然不夠。雪花鹽不是錦繡之類的商品,不需要作坊,大量的熟練工人,只要來穎州進貨,當?shù)厥圪u就可以了。如此簡單,權(quán)貴會貪圖一點蠅頭小利,而放棄侵吞所有好處的機會? 除了權(quán)貴,普通的富戶也會有人為了面子買上一罐,然后吃完了鹽之后,從街頭買井鹽青鹽之類的放在雪花鹽的罐子里,用來充門面。 打腫臉充胖子的人大有人在。 李逵的這個推論,把蘇過嚇了一跳,反倒是高俅卻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他就是軍戶子弟,對此自然熟知,附和道:“沒錯,軍中主將副將沒有開口,他這生意做不下去。將門在當?shù)兀梢杂惺辏瑤资?,甚至幾代人的?jīng)營,簡直就是鐵桶一片,推都推不倒?!? 蘇過愕然不已,驚問:“如果沒有將門背景的商人呢?” 這也是一種情況,并不是所有的府城都是讓將門控制的,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說大名府,距離開封府很近,規(guī)模卻一點也不比開封府小多少,而且朝中權(quán)貴,勛貴,甚至百年家族都會在大名府置辦宅子和莊子。 這是一種財富的象征。 也只有少數(shù)幾個家族,比如說曹家能壓得住。 而且,大名府的銷售情況,會讓李逵很期待。 除此之外,就簡單多了,李逵張嘴就說:“沒有將門,就找太監(jiān)?!? 蘇過有種被李逵三觀顛覆般的驚悚,為什么李逵這個圣人門徒,卻會青睞和將門、太監(jiān)一起做生意? 難道文臣就不行嗎? “太監(jiān)都是從宮里派出來的事務官,比如是鹽監(jiān),茶監(jiān),鐵監(jiān)等等。他們的任期會很長,有些長達十多年。而且太監(jiān)還會有一個好習慣,他們離開的時候,會將手頭的生意交給繼任者。這是一種非常緊密的關(guān)系網(wǎng),比文官可靠多了?!? 李逵理所當然道。 “最后就是文官,文官的任期一直是商業(yè)合作最大的敵人。三年一任,但經(jīng)常州府的文官根本就做不到三年就換人了,換人之后,連牽頭搭線的規(guī)矩都不懂,簡直就是翻臉不認人。而且文官還會經(jīng)常遭遇彈劾,一旦被彈劾了,最先倒霉的肯定是商人。所以,文官背景的商人,是最差的合作伙伴。” 沒想到在李逵口中,大宋的官商勾結(jié)是常態(tài),但是鄙視鏈出現(xiàn)了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