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莫須有-《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就算是賬本漏洞百出,也無濟于事。
他很贊同李逵的說法:“學士,三公子,李公子說的沒錯,賬目即便混亂,也查不出結果?!?
“這可如何是好?”蘇軾整張臉都垮了下去,隨即不甘道:“可是人杰剛才說有辦法的??!”
李逵解釋道:“師祖,我說的有辦法就是認定他們監守自盜,然后封查他們的資產,包括房屋,田產,還有譜子,銀錢。這是第一步。其次,就是將他們沒有擔任義倉倉監之前的資產進行對比,比如說,這段時間內,倉監家里每年都會增加一百畝土地,而這些土地的價值多少,如果他們貪墨了,那么肯定有大筆的財產說不出來路。”
“然后呢?”
蘇軾覺得這個辦法有點莽,這么一來,豈不是顯不出他的手段?
“一倉的糧食,并不是小數目,而且我懷疑他們每年都在這么做,那多出來的財富就比較客觀了。對了,您老發現周圍有土匪什么的嗎?”
李逵覺得這個辦法簡單是簡單了一些,加上極其粗暴,但是勝在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少精力。
蘇軾皺眉道:“你不會是想要攀污他們吧?”
“師祖,衙門胥吏而已,死就死了。再說了,衙門的胥吏有那幾個行事正派的?不算冤枉了他們,就算是冤枉了人,認倒霉不就完了嗎?”
李逵道:“不僅如此,衙門胥吏不勾結賊人,也少見的很。”
蘇軾有點為難,按照李逵這架勢下去,就是將倉監的罪往打了說,然后動用官府的威嚴,氣勢就是大刑伺候,直到倉監屈打成招。而招供的方面只能是他們私下里收買義倉蘇儲備糧,用來謀私利了。
李云原本只能站著聽,可這時候也忍不住開口了:“師祖,李逵說的沒錯,胥吏好人少,壞人多。”他爹原本就是胥吏中的一員,可自從李清辭去了捕頭的營生之后,衙門里的人也時不時的來打秋風,李云也是一肚子氣,早就沒有胥吏子弟的自豪感。
蘇軾為難的躊躇起來,原以為李逵有什么好辦法,可李逵的辦法有點彪,一個不好,他不僅沒能懲辦犯事小吏,連帶著自己坐實了昏官的名頭。
甚至一不小心,還會變成‘狗官’,得不償失。
蘇軾憂心不已,哀嘆道;“難道就沒有一個可行的好辦法,找出他們犯罪的證據?”
“證據?莫須有,只要認定這人犯罪了,先抓了再說?!崩铄涌嘈钠判牡溃骸罢嬉獙崜?,想要找出來,除非他們內訌,但尋常時候不可能發生。師祖,這辦法雖然粗暴了一些,但見效快。再說了,我們可以一邊將人押入大牢之中,一邊調查。真要是弄錯了,或是找不到證據。把人放了不就完了嗎?”李逵不覺得自己的辦法不好,因為他不喜歡麻煩。
先把人抓起來,然后大刑伺候。最后要是沒有證據證明倉監無錯,再放人。多簡單。抓人,沒有鐵證之前,別整死他;等到有了鐵證如山的證據,再弄死他,當官也不難。
李逵甚至還暗示蘇軾:“師祖,你不用擔心,就讓我和李云去辦,就算是他們真的勾結了山賊,到時候引來強人,我們也不用擔心。再說了,勾結山賊不過是沒有根據的懷疑。糧倉這多糧食,他們想要發財,只能從穎州百姓身上盤剝?!?
高俅緊張的環顧左右,心中暗忖:這要是被李逵說中了,豈不是到頭來爺們要頂到人前。看看這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還有弱女子若干。他可不清楚李逵到底有何手段,敢如此口出狂言。但他固執的認為,蘇家在他高俅的保護之下。
畢竟高俅出身軍戶,在棍棒上的手段可一點也不弱。但一想起強人,山賊,這是他能對付的嗎?一時間,高俅心虛不已。
蘇軾想了想,最終決定:“既然麻煩,就肯定有辦法,我要麻煩的辦法!”
李逵張了張嘴,他倒是不在乎這些,主要是他想到的辦法,耗時費力且不說,還不見得最終能將貪墨小吏繩之以法。
李逵嘆氣道:“師祖,您老就不再考慮考慮?很簡單的,本來倉監監管不力,導致義倉盡毀,將他押入大牢也不算什么大問題。上刑也說的過去。”
“再說了,這么做的辦法好處很多,最終很可能頂罪的就是被抓的那個人。義倉貪墨,牽扯的人太多了,有倉監,有管庫的兵丁,還有糧商等等,數十人,甚至上百人參與其中。真要是查了出來,到頭來也不好處理。總不能將所有有聯系的人都一網打盡吧?再說了,大牢里也放不下這么多人。還不如殺個領頭的賊首,多痛快!之后將賊首的家產查抄,抵了義倉的損失,或許還能富裕?!?
李逵巴拉巴拉的說著,他的道德水平不高,連帶著高俅和李云都是一路貨色,也聽地挺有道理。
高俅扭臉覺得李逵的辦法可行,卻看到蘇軾一張臉像是抹了鍋底灰似的黑黢黢的難看。
頓時嚇地不敢開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