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一年之后-《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主要是在京城做官不開心,想換個心情。
要是蘇軾被章惇惦記上的話,他這個弟子恐怕也逃不掉。不僅他要倒霉,連帶著在京城的黃庭堅也要倒霉。
如今大家都好好的,雖然沒有升官,但至少沒有被章惇折騰的死去活來。都是快五十歲的老頭子了,受不了旅途的折磨。真要是他在路上被貶謫一年半載,估計也不會榮歸故里了,直接是棺材到家算了。
有了這份恩情,晁補之對李逵也是另眼相看。
李逵和李云也安心在揚州住下來了,安心讀書。揚州轄連通江淮的運河,地理位置重要,商業繁榮,潁州真比不上。尤其是揚州因為有大量的駐軍,地方上宵小幾乎絕跡。這讓李逵想要出門折騰一番的可能也被堵死了。
這日,李逵匆匆來到衙門遠遠看到了師伯晁補之,追問:“師伯,最近有京城來的信嗎?”
晁補之雖覺得李逵是個可造之材,屬于愛屋及烏的原因。但是卻對李逵的做法有點摸不著頭腦,李逵似乎熱衷于和他大師兄黃庭堅寫信。
一開始,他也納悶。
李逵完全和黃庭堅聊不起來啊!
黃庭堅的才學雖比不上蘇軾,也不差多少。在蘇門之中,也是弟子之中最為出彩的一桿大旗。甚至還有人尊稱蘇軾和黃庭堅為‘蘇黃’,顯然這對亦師亦友的師徒的才華,是被世人廣泛認可的。
就李逵的水平,根本和黃庭堅說不上話。
可奇怪的是,大師兄和李逵往來的信還挺多,甚至有時候會有包裹。
好奇心作祟之下,晁補之偷偷趁著李逵看信的時候瞄上兩眼,看多了,就覺察出味來了。這幫小子似乎不務正業。
為什么黃庭堅送來的都是仁宗和神宗時期的科舉策論?
難不成?
心里有了這么個猜測之后,晁補之也被自己的猜測嚇出了一聲冷汗。
早就知道李逵這小子看是忠厚老實……也不對,耿直吧!這個詞多少沾邊。但實際上是一肚子花花腸子,鬼靈鬼靈的。
科舉是朝廷論才大典,容不得一絲的偷奸耍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