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46章 縣試第一-《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3/3)頁

    對于小師弟收李云為弟子,周元一直覺得……這很符合蘇門的傳統。

    當然,老師蘇軾也不是一直都會看錯人,尤其是對文章詩詞上,大宋能超越蘇軾的人真沒有。在這方面,老師看錯的可能性很小。這也是為什么蘇軾的弟子之中有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等才學頂尖的飽學之士。唯獨讓人擔心的就是一點,蘇軾經常會腦子一抽,給自己下藥,認定對方是好人的同時,還認定對方是可造之材。這方面,教訓比較慘痛。隨著年齡的增長,蘇軾也不像年輕的時候那么好騙了。但是蘇過,畢竟太年輕了一點,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顯然,周元篤定蘇過是被李云外表憨厚的模樣給迷惑了。

    相比弟子,周元對師侄到沒有像李逵那樣嚴厲,隨手拿起卷子,看了起來。還是之前省試的考題,平日里士子大都會做過。可以說,周元的這次縣試的策,基本上考的不是沂水學子的臨場能力。而是考士子們修改文章的能力。

    既然是老題,平日多半會做過。做過之后,自然會修改。

    這么做的唯一好處就是,策論的試卷會好看很多。只要不會像論一樣,文章多半是不堪入目的胡亂堆砌。

    一篇策論而已,沒多久他就看完了。

    看完是看完了,但對周元來說,心頭頓起波瀾。為什么連李云的卷子也讓他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自己也參與了其中,指導其私下做題。

    眉頭緊鎖的周元目光不善的盯著李云。

    這里時候,李云心頭七上八下的好不害怕,可是他這時候想要走,卻不大容易。

    鄒選雖不是主考官,但也是閱卷考官,笑著拿走了試卷看了起來,看完之后,對李云大為驚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李云,兩年沒見,你可是讓人大為驚喜啊!”

    “真的嗎?”李云原先暗淡的眸子里頓時有了光彩:“鄒師,是否學生的文章能得第一?”

    鄒選愣住了,他開口夸獎李云,并不是因為李云的文章有鶴立雞群的才氣。而是李云雖離開沂水縣兩年,但是沂水縣的街頭,還流傳著李云的傳說。顏夫子都一籌莫展的頑童,竟然能夠投入蘇門之下,也不知道前沂水縣縣衙捕頭李清走了什么狗屎運。

    可他從來不覺得李云有在縣試之中脫穎而出的本事。

    再說了,李云還有個師兄李逵,相比李云,李逵在沂水縣的名頭更大。加上沂水縣的爆裂屬性,只要李逵能夠順利通過解試,省試和殿試很可能會讓他過。就是考場作弊,也要把李逵的卷子拔高了不可。

    別想什么科舉舞弊的事,朝堂的大佬們的節操,要比想象的更低一些。李逵這樣的人,武力就不說了,脾氣也不好,還讀書了,這貨要是不控制在朝廷手中,萬一要走上歧路,還不得讓朝廷頭痛死?

    至少也會給個官做。

    只要有了官身,李逵這廝成為不安定因素的可能就大大降低。而沂州的李氏要是崛起了,沂州地面上也要安靜很多。對朝廷來說,這不過是小事一樁。省試給個五百名之外的排名,反正省試取六百人,也每人會在意排名五百多的貢生。

    而讓李逵高中,對朝廷來說有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好處。

    至少,王倫這樣的叛賊,在沂州就折騰不起來。還有就是,大宋進士造反的就從來沒出現過。朝廷肯定有信心把李逵控制在一個能夠可控的范圍內。接著殿試的時候,給他個排名二百五開外的同進士出身,也不難。反正排名這么低,就算是有了進士身份,十年內也做不了七品以上的官員。可能一輩子都是不入流的小官僚。而朝廷要付出的是什么?

    一個月四十貫的薪俸。

    如果這點錢能夠讓沂州這等叛亂重災區的隱患減小一成,都是大賺特賺。要是李逵能讓沂州叛亂的隱患徹底根除,給個二甲也不是不能商量啊!

    李逵有希望,是因為李逵的名氣在京東東路已經傳遍了。能夠享受朝廷重視的恩典,但并不包括李云。

    至于周元,鄒選真沒想到,這位的心竟然很高。只不過,看了一會兒試卷之后,他只能嘆氣的對李云說抱歉了:“暫定第二吧!”

    攥著的拳頭頓時松了下來,李云懊惱道:“還是讓二哥爭了頭名。”

    不久之后,陸續有考生交卷。

    且不說良莠不齊吧,本來縣里被寄予厚望的譚敏的策論卷子寫的一般,僅僅排名第五。主要是被擾亂的心緒,文章詞句略顯生澀。

    翌日,縣試排名一出來,譚敏氣地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縣試三甲中竟然沒有他,一時間,他甚至有種坐立不安的驚顫,仿佛周圍的人都在嘲諷他,頓時羞愧的掩面而逃。

    而這一輪,李逵第一。

    綜合自然還是李逵第一。

    李逵看著榜單,用力的揮了一下,心中暗爽:“三元及第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也不枉爺們苦讀一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