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小爺的牛肉喂狗了-《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不成體統!”
“敗壞斯文!”
……
從解氏兄弟的手上,上,找出短刀兩柄,長兵刃一件,大鐵槍一桿;重型兵刃一件,紫金錘一對。還有沒羽箭數支,飛刀一囊……
知道的是蒙山書院的學子來參加解試,不知道還以為是來刺殺朝廷大官的賊子。
“大人,都是我等心之物。”
“你們心思都放在練武上了,讀書為何?干脆從軍得了。”嚴明根本就不給倆人解釋的機會,更不給他們拿走兵刃的希望。誰知道他們拿著兵刃去了考場,會干出何等驚天動地的大事出來。沖撞了范相,他這個通判可就要當到頭了。
做了通判,誰都知道做知州舒坦,頭頂上沒有婆婆壓著,媳婦就算是熬出頭,要當家作主了。
不像是通判,州里面推官都不見得會聽他的,還有處處要符合知州的心意,稍不小心,就會被呵斥一通,這官做的憋屈。
之前還趾高氣揚的不可一世,等到一的裝備都被扒拉下去之后,解氏兄弟相視苦笑,如今他們是拔了毛的鳳凰,連雞都不如。
解試和縣試的流程都一樣,先考大經,再考《論語》和《孟子》兩經。
拿到考題之后,李逵深吸一口氣,第一題:“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出自《尚書·盤庚》
第二題:“若茲,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出自《尚書·虞書·大禹謨》
……
題目都很簡單,對于李逵來說,這些題目根本就難不住他。實際上不僅僅是他,連李云都下筆如有神。
《尚書》是三代之治,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
對于保守派來說,這本書是安生立命的信仰之書。而范純仁又是保守派中的一桿大旗,出題從《尚書》開始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不僅僅是《尚書》。
《易經》、《詩經》、《禮記》、《秋》,再加上儒生必讀的《論語》和《孟子》,成為科舉考試的理論基礎。
已經是解試了,即便沂州的士子真不如江南的學子,但對于釋經義這種題目來說,真沒有太大的難度。
寫完一場,吃飯。
李逵和李云書箱中的醬牛拿出來,頓時成為考場中最靚的仔。
別人也是吃著烙餅,但卷的是大蔥,蘸的是醬。而他們是非常奢侈的醬,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的學子嫉妒的目光,也收個了一波不小的仇恨值。
不合群,這兩兄弟太不合群了。
尤其是解氏兄弟,他們竟然連烙餅都忘記帶了,光記著帶來沒用的武器來考場。
好在,他們本來就對文試沒有抱多大的信心,反正取了誰都一樣。他們是奔著武解元的目的而來。
范雙慶偷偷來蹭吃蹭喝,對此,維持考場秩序的沂州官員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也認識范雙慶,明著是范純仁老爺子的跟班和書童。實際上是祖孫關系,只是并非是親祖父而已,算是范純仁老爺子的從孫。得罪了范雙慶,豈不是得罪了范相?
吃飽喝足,范雙慶滿意的回到了主考官房內,對范純仁稟告道:“老爺,李云竟然答出題來了。”
范純仁好笑道:“他們要是連釋經義都答不出來,你以為子瞻會讓他們下場?”范純仁意味深長的笑道:“且看明。”
說完在空氣中嗅了嗅,突然目光落在了雙慶油膩的嘴上,問:“吃什么了?”
“醬牛。”
范雙慶還故意在范純仁的面前哈氣,饒是范純仁貴為宰相也是饞蟲被勾起來了,瞪眼道:“就沒給老爺我留一點?”
“好吧,老爺,你少吃幾塊,哺食的時候下飯呢?”雙慶痛的將包醬紙包拿了出來。
范純仁咬了一口,頓時眉飛色舞。果然,不花錢的,吃起來就是香。
尤其是牛,他都不知道多久沒吃上牛了。
大宋也有牛賣,并非是吃牛就犯法,而是不繳稅殺牛,犯法。早在真宗和仁宗時期,牛就可以公開售賣了。只是屠殺牛要交重稅,繳納的稅還特別高。就雙慶帶來的這一小包牛,至少價值五百文。
一包,生最多兩斤,煮熟之后就一斤的樣子,卻要一石半糧食的價格,足夠一家四口一月的口糧了,瘋了才吃牛。
大宋牛價格居高不下,主要是屠牛稅鬧的。大宋不缺牛,甚至牛還很便宜,五貫一頭,太祖朝定下的規矩,誰也不能破。可是屠牛稅,一頭黃牛少說也要繳六七十貫,簡直就是搶錢。
可大宋人就喜歡吃牛,因為宋人篤信,牛力氣大,吃牛長力氣。尋常人家要是吃上了牛,買上一指寬的,非要走街竄巷的在街坊四鄰面前顯擺一圈,然后宣布一個重大消息:“我家吃,吃牛!”
潛臺詞更是有錢,任之類的各種嘚瑟。
范純仁恨不得去弄壺不要錢的酒,小酌一番,搖頭晃腦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
雙慶可沒有范純仁這么樂觀,翻著白眼道:“老爺你多吃些,明恐怕就吃不到了。”
“不會吧!”范純仁嚇得放下了牛,訕笑道:“老夫不過是開了個玩笑,不會這倆傻小子真以為老夫如此正派的君子會泄露考題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