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目標京城-《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氣地李云翻著白眼,過了好一陣才緩過來,他琢磨著要是繼續(xù)這個問題,他非被這兩兄弟給氣死:“你們聽著,李逵要是中了進士,就會看不起你們,連帶著也會看不起我。小爺也是要臉面的漢子,怎么能受他的閑氣?甭管李逵最后省試如何,但是小爺知道,他絕對不可能中狀元。可是武舉就不一樣了,只要我們三個同心協(xié)力,狀元必然是我們的。”
李云說這話,絕對是有很大的把握。
武舉有很多要求,比如說身高,太矮的不要,李云雖然比不上李逵看著雄壯,但個頭也不矮。
至于解氏兄弟更是為了武舉而生的士子,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武舉考核,項目繁多,比如說力量。
射箭。
騎馬用槍。
最后一項就是校場比試,不是單打獨頭,一群人都下場,最后看誰能夠堅持住。這也是為了實戰(zhàn)考慮的,戰(zhàn)場上,軍隊沖鋒,如同鐵流一般無法阻擋。個人的武力再強大,也不可能擋住數(shù)萬人的沖鋒。那么在戰(zhàn)場廝殺的時候,活下來,是一個武將最為寶貴的素養(yǎng)。
一般參加武舉的士子,多半是單打獨斗,想要過關真不容易。
力量、射箭、甚至騎術對李云都不是大問題。但唯獨最后一場校場比斗卻成了阻礙他脫穎而出的絆腳石,李云有了兩個小弟之后,就大大的增加的最后一關的通過可能。
大宋的武舉,也考文試,以兵法陣法為主,也有論,但多半是側重軍事方面的論,可是文試在考試成績的評判中,不做標準,只能說是形式而已。最關鍵的還是最后一場,靠著武力一點點的搏殺出來的勇猛。
真要是靠著自己一個人,李云真沒有多少信心。但是加上了解氏兄弟之后,頓時讓他信心大增。
解千、解萬心中暗暗叫苦不已,昨日雖然敗了,說起來很沒臉面。但是好說歹說也沒有答應叫李云大哥。主要是他們倆個都二十多了,叫一個十六歲的家伙大哥,實在是張不開嘴。
尤其是他們還看出李云對李逵的怨氣不小。
于是,解千覺得應該鼓動李云去和李逵叫板,別一直盯著他們。
解千道:“云哥兒,二哥武藝高強,不知和你相比如何?”
“這個嘛,都差不多。”李云說完,頓感臉上一陣滾燙,但在小弟面前,不能丟了做派,點頭道:“可能他比我高那么一點點,但差距不明顯。”
“云哥兒,既然如此,為何不見你去找二哥比試?”解千蠱惑道。
李云臉色垮了下來,心說:“瘋了才去找李逵挨打?”
解萬聽他哥這么說,也湊上來勸解道:“云哥兒就算是不敵,不是還有我們兄弟嗎?我們三人也需要配合訓練,要是有二哥加入,豈不是事半功倍。”
李云心頭有種不妙的感覺,擺手道:“且讓他高興一陣,畢竟他要參加省試,也不知道能不能中上進士,還是不要打擾他的好。”
就手下的真功夫,李云對李逵是一點脾氣都沒有。
當初在穎州高家莊,李云對戰(zhàn)穆春,幾十招之下戰(zhàn)勝對手不是問題。但是面對經(jīng)驗比他更加豐富的穆弘,他卻差點被這家伙給陰了。但要說是真功夫比拼的話,不出陰招,李云也不覺得自己一定能勝過穆弘,畢竟當時他對戰(zhàn)的局面非常不利。
加上解氏兄弟,他們三個最多也就和暮氏兄弟打個旗鼓相當。
可是李逵呢?
一個人獨戰(zhàn)六個,還是氣勢如虹的壓制對方所有人。就李云的眼力,看出張氏兄弟的厲害不難。張橫和張順甚至比穆弘都要強一些,加上李氏兄弟,也不比穆氏兄弟差。他怎么可能生出自己加上解氏兄弟就能制服李逵?
這要是真有這實力,他不早就去找李逵的晦氣了嗎?
不就是沒有嗎?
不過在小弟面前,李云覺得自己慫了,以后隊伍就不好帶了。所以說話也頗為豪氣:“不用讓李逵來,他來也沒用,我們三個欺負他不難,但是又有什么意義?難道欺負了李逵就能讓我們獲得武科進士嗎?”
“不能!”
“我覺得能!”
李云微微皺眉道:“你們有沒有聽我說?”
也不能怪他,主要是李云太忘我了,以至于根本就沒有注意是否是解氏兄弟開口。
李逵本來就心不順,遇到作死的李云,怎么可能放過:“李云,你要是能夠勝了我,武狀元說不定就能唾手可得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