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北地槍王-《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試問,這樣的高手,御拳館誰能教得了?
差點累癱,剛有點緩過勁來的王進,聽到李逵的話,雙手用力的抓著李全的胳膊,氣地發抖,心頭忍不住大罵:“放屁,你都快將御拳館的教頭打沒臉了,還敢說自己是來學藝的,陰險的小子,太沒有操行?”
回頭看向自己的徒弟李全,大為不滿,為什么李逵這小子不像李全這小子實在?
不過想起李全不好使的腦子,剛才還讓自己歇過之后繼續和李逵死磕,王進的腦袋一陣的眩暈。最氣人的是,御拳館的教頭那么多,為什么只有自己倒霉了?
王進僅僅是生氣,怨懟,還有一肚子的苦水沒出傾述。但是御拳館其他的教頭可不這么想,難不成李逵想一個個打過去?
刀劍教頭劉勝實在忍不住了,就差跳起來對李逵破口大罵,即便忍住了怒氣,也是指著李逵怒不可赦的大喊道:“呔,小子無禮,爾以為學了點皮毛功夫,就能小覷了天下豪杰不成?強中自有強中手,我御拳館也不是好惹的!”
劉勝雖然說的義正言辭,但眼神一直瞄著周侗。
讓他開口撐住場面可以,讓他下場,根本就是強人所難。王進輸的不明不白,他上去,最多是稀里糊涂的敗下陣來。
武人的底氣,很容易從精氣神上看出來,李逵怎么看劉勝都不比王進強,甚至要比的話,會差很多。自己要是拿著鬼王斧,劉勝這樣的高手,恐怕一口氣能打三個,這廝最多也就是張橫、穆弘這樣的水平,憑什么在自己面前叫囂?
李逵又不是什么好脾氣的人,盯著劉勝看了兩眼,冷笑道:“爾太弱,非我對手?!?
劉勝頓時被嗆得滿臉羞紅,手都攥著刀柄,用力的青筋暴起,不住的發抖,最終也沒有往前邁一步。
王進看到這一幕,心頭樂了,要是御拳館就他一個教頭丟人,確實讓他非常難受。他都想著,最近借口生病,在家躲一段時間再說,實在沒有面對往日學生的勇氣。但要是多一個人倒霉蛋,和他一起丟人,他忽然發現打不過李逵,也沒有讓他那么難受了。尤其這個人還是平日里和他不對付的劉勝,王進有種被神靈挽救了靈魂一樣的大徹大悟,人生中就此多了個座右銘——吾輩不孤。
甚至心頭還有點很齷蹉的竊喜。
自己雖然敗了,但捍衛了武人的勇,至少下場之前,進攻犀利,沒有想過要退縮半步。
但是劉勝呢?
這廝竟然連下場和李逵對戰的勇氣都沒有,王進心頭如沐春風般的舒爽起來:“劉勝,你個熊色子。平日里裝高手,如今遇上了狠人,只能做縮頭烏龜的貨色,俺真鄙視你!”
周侗微微一笑,面對李逵的目光挑釁,心中琢磨不定。
李逵是自己的館里的教頭找來給他難堪的高手?
可是看起來不像?。?
就李逵手中的武器,咦,不對勁,這柄武器有古怪,要是在陰暗的地方,雪白如銀,透著寒光,但是在陽光下,卻又一層幽藍的反光,這是隕鐵里最為罕見的星星鐵,產自極北,價格比尋常隕鐵都要貴數倍。
極難熔煉,只能在打造武器的時候,就揉在精鐵中反復鍛打。
而鍛造武器,材料浪費一半是正常的消耗。
大宋的武人也好,鐵匠也好,都認為這浪費一半的材料是雜質。但后世人都知道,高溫打鐵鍛造過程之中,金屬氧化是說什么也避免不了的事。
周侗琢磨了一陣李逵的武器,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大罵:“這敗家玩意。”
自己的瀝泉槍僅僅加入了不到十斤的隕鐵,加上槍桿,精鐵,還有大師的做工,足足花了他二千貫。自家的老底都被掏空了。要不是弟子史文恭孝敬了一千貫給他,根本打造不起。
可人比人得死。
貨比貨得仍。
自己當成寶貝的瀝泉槍,在李逵的三尖兩刃神鋒的面前,就像是鄉下的土財主,遇上了京城來的豪商。
李逵的三尖兩刃神鋒要花多少錢,關鍵是打造這柄武器要花多少時間,五千貫絕對打不住,一萬貫都有可能。
能夠隨隨便便給自己花一萬貫打造一柄武器的主,周侗這才發現,御拳館的這座小廟,根本就容不下李逵這尊大佛。
想起之前的招攬,周侗有點臉上發燒。
李逵有這家底,什么樣的武官弄不到?
別以為大宋干不出來賣官鬻爵的狗屁倒灶的事來,那是文官,朝廷將文官的履歷看的死死的,就四種人能當文官。恩蔭,家里祖輩有做過朝廷重臣的文官;太學生,每年的太學選拔,比進士都吃香,一般是四五千太學生,爭奪五個名額。難度比考進士都要大很多;第三種是制科,屬于文官的地獄模式考場,能參加就是殊榮,只有有官職的文官才能參加;最后就是科舉中進士。
武官的操作要簡單的多。只要李逵想,花上五六萬貫錢財,瞅準了時機,主要等有大災的年景,朝廷要詔安的消息出來,就有機會弄到六品以及六品一下的武將官職。
雖說是廂軍的身份,但能說廂軍將領不是將領了嗎?
而且要是家中有錢的情況下,廂軍要比禁軍舒服,至少不用操練,士兵都能放鴨子亂跑,軍官不務正業更是尋常。還不短俸祿,照樣愉快地喝兵血。
可這樣的武官,俸祿加上外快能有兩千貫嗎?
恐怕真的沒有,一千貫都懸。
李逵的身價顯然是看不上這等小武官的身份,更何況御拳館的官身更跌價。
表面上看,御拳館的教頭還有禁軍教頭的名頭,可問題是,手上沒權??!還沒有外快收入,在東京城內生活,拿到手的俸祿也只能苦苦支撐而已。
對普通百姓有吸引力,對大戶出身的子弟,連一丁點的想法都不會有。周侗大弟子就是御拳館的學生,學成之后,就沒有抬眼琢磨做官的事,直接回家去打理他的萬畝良田了。這人就是盧俊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