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肥羊-《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到時候朝臣,權(quán)貴們都會站在皇帝的這一邊。
無理取鬧是一點(diǎn)用都沒有的。皇帝沒有做錯什么,同時,皇帝的要求也是應(yīng)該被滿足。
但是向太后無法接受皇帝用陰謀的手段來達(dá)到目的,這讓她這個曾經(jīng)的六宮之主非常被動,已經(jīng)被逼到了死角。
李逵的文官武將之別,已經(jīng)讓韓德勤退縮了,但并不意味著他不準(zhǔn)備告訴韓德勤:“你真相知道?”
韓德勤遲疑了一下,隨即用力點(diǎn)頭道:“人杰,你應(yīng)該明白,我越早知道,對陛下越是有利。殿中的事已經(jīng)是覆水難收,但如何收場,還要看圣人和陛下之間誰會退讓。但……恕哥哥直言,如果僅僅憑借三言兩語的話,不知真假的遺詔,太妃想要賜封太后,難比登天。”
李逵點(diǎn)頭道:“沒錯,既然如此,我就說能告訴你的。”
“感激不盡,以后用得上哥哥的地方,還請直言。”韓德勤提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他眼下最怕的就是向太后命令他派兵圍困皇宮,皇帝也下同樣的命令,然后宮中勢同水火,這樣一來,到時候不管是結(jié)局如何,韓德勤都要倒霉。
至于陛下為何沒有告知他,韓德勤也明白,他是將門出來的武將,而武將倒向兩宮太后十多年,已經(jīng)讓皇帝很不滿了。
如今陛下倚重朝臣變法派,接下來大宋少不了要經(jīng)歷幾場對外大戰(zhàn),但并不意味著對武將的信任會提高多少。
尤其是武將和文官天生的對立立場,是皇權(quán)故意為之的結(jié)果。
李逵如實(shí)道:“陛下無法接受生母不是太后的事實(shí),同時,向太后也不肯退讓,即便陛下給出了足夠的好處,但都沒有讓向太后松口。長此以往,陛下的身份就會很尷尬。他是向太后的嗣子,等于說,向太后擁有比宣仁太后對他更大的影響力。”
影響力是假的,威懾才是真的。一個不孝的罪名,就能讓皇帝一輩子惶恐不安。
韓德勤不用李逵繼續(xù)說下去,就已經(jīng)懂了皇帝心頭的刺。
這是宣仁太后遺留下來的問題,皇帝自己不能賜封朱太妃為太后,如果向太后提議,朝臣不會有意見。但如果陛下提議,向太后反對,對皇帝的權(quán)威是巨大的打擊。但李逵既然敢將事情捅出來,就算他是個無名小卒,但后續(xù)肯定有大人物站臺,錘實(shí)遺詔的事,做成鐵案。
那么陛下輸面就很大,最終還得背上個不孝的罪名。
韓德勤原先已經(jīng)猜測了一些,得到了李逵的證實(shí)之后,頓時通透起來:“人杰,雖說此事對陛下很重要,對朝臣來說也有好的一面。尤其是章相等人,今后也會少很多顧慮,但你呢?何苦來哉呢?”
要是換李云來問他這個問題,他必然滿不在乎道:“爺們的好處就看皇帝的好處有多少,皇帝得到的好處越大,對爺們的好處也就越大。”
畢竟是自己人,說話可以毫無顧忌。
但對韓德勤這個外人就不能怎么說了,李逵正色道:“總要有人做,別人不做是別人膽怯懦弱,我李逵堂堂八尺男兒,即便天下就苦我一個,為陛下,我也在所不辭!”
“好樣的,哥哥佩服。”韓德勤說的夸張,似乎真的被李逵的壯舉給感動了。但眼睛是騙不了人的,看傻子似的盯著李逵看。
隨后卻苦笑起來,文官哪有幾個傻子?
恐怕李逵表面上要倒霉,甚至有牢獄之災(zāi),但最終這小子得到的好處要比任何人都大。關(guān)鍵就是那份遺詔的真假。
但韓德勤也納悶,遺詔要是真的,不早就拿出來了嗎?
為什么要過大半年,才拿出來?
可要是假的,李逵這廝的膽子也忒大了點(diǎn)吧?這事想想就刺激,不亞于用粑粑,把太后那老娘們糊一臉。
“太后懿旨,李逵冒犯圣顏,殿前廷杖八十!”
“打誰!”
匆匆跑來的是高俅,隔著老遠(yuǎn),還能看到個宦官追著高俅跑。可宮里頭的宦官,沒練過,能追得上大宋球王?
他跑這么快,就是來報信的,見到李逵的那一刻,拉著李逵一個勁的埋怨:“人杰,你瘋了,這事也攙和?不要命啦!”
說話間,還用眼神示意李逵趴在地上,等到廷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