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89章 致命的缺陷-《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反倒是邊上的童貫聽到李逵的話,激動地一個勁發抖,喉嚨里發出咕嚕嚕的聲音,褻褲有有點發潮。但這都不要緊,對他來說,那種在滿天黃土飛揚下,戰旗招展的沖鋒,就讓你他忍不住想要大吼幾聲,勾起了童貫心底最好戰的惡魔。當他發現趙煦的不對勁,這才驚慌失措道:“皇,六爺。您……”

    趙煦擺擺手,推開童貫的手臂,有些氣惱的看到自己出丑。但雙眸卻盯著李逵道:“爾欲讓天朝以不仁立國?”

    “圣人云: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黨項異族,貪婪且殘暴好戰,我邊塞百姓多少離妻子散,家破人亡皆拜西夏所賜。”李逵就知道是這個結果,趙煦無法下決心。冷冷道:“滅國之戰,毀朝堂,崩社稷,焚宗廟,怎么可能和和氣氣地發生。只有血流成河,首級聚山,才能讓黨項人徹底膽寒。”

    “為何前朝卻能臣服列國無數?”趙煦還想要爭取一下,畢竟他正是中二的年紀。還是個連漢武帝都可以看不起的后起之秀。當然,看不起是一回事,實力是另外一回事。皇帝說前朝,肯定不是說后周,而是唐朝。雖說大宋缺邊缺角,但至少也是大一統的王朝,后周哪里配和大宋相提并論?

    李逵抬起眼皮瞄了一眼趙煦,輕聲道:“前朝百戰鮮有一敗!”這話雖然有點夸張,但放在大唐身上沒有什么大毛病。

    華夏并非一直是禮儀之邦,有兩個王朝,整整七八百年時間,一直都是戰斗民族來著。

    大漢滅東西匈奴,殘存的匈奴余部去了東歐,然后把羅馬帝國打得喊爸爸!

    唐朝就不說了,同樣是一言不合就開打的主。尤其是立國后一百年,更是皇帝百姓齊上陣的瘋子。打到周圍王國都只能低頭承認大唐才是他們的天可汗才罷休。中原王朝能夠控制西域朝代就沒有幾個,但是漢朝和唐朝都對西域有著勢在必得的底氣。這才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

    至于宋朝?

    李逵不好說。說了怕皇帝趙煦惱羞成怒之后,跳起來要和他拼命。皇帝帶兵打仗,然后打輸了,讓大臣背鍋。要是能臥薪嘗膽知恥而后勇,把丟掉的面子再搶回來也就罷了,關鍵是趙二輸了這一場之后,信心都沒了。這還是武勛開國的兩個皇帝之一,這讓他怎么去評價?

    “哼——”

    皇帝自然對這個結果很不滿意。甚至連李逵的平夏五策都不問了,就負氣離開。有些話不能說透,說透了,大宋王朝的遮羞布都沒了。

    大宋的皇權哪兒來的?

    兵變得來的。

    可是趙匡胤的兵變,對于后周來說,算是比較平和的兵變。兵變之后,趙匡胤很快就控制了汴梁城,但并沒有對后周皇室舉起屠刀,而是逼迫后周皇帝柴宗訓禪讓。后周的皇帝并沒有被殺,而是封了鄭王。并且,趙匡胤立下誓言,后周皇室和大宋共存亡。

    此舉讓趙匡胤很快就控制了后周境內的叛亂,并取得政權。

    相比其他王朝的更替,大宋的國祚得來實在是太容易了一些。

    加上從趙匡胤開始,對文臣的大力重用,讓大宋王朝血液里血少了一股子鐵血狂熱的氣息。

    皇帝要走,作為主人李逵必須要送一送,還得恭敬的送。

    走出巷子,等李逵躬身駐足,距離比較遠了,趙煦才若有所思起來,看到童貫激動的鼻子都紅了,心里也煩躁不已。

    按照李逵的話去做,那自然是尸山血海。這和大宋的核心價值觀相違背,尤其是趙煦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他發動對西夏的戰爭,更多的是因為西夏對大宋百姓的襲擾,已經嚴重影響到大宋在西北的統治力。

    如果放任下去,勢必是無法收拾的頑疾。

    但真要是讓他下決心將黨項人屠一半,這個決定和他受到的儒學簡直就是水火不容。別看趙煦對宣仁太后給他選擇的崇政殿說書、侍講,這些名義上給皇帝啟蒙和教授皇帝知識的老師們關系都不怎么樣。可趙煦畢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性格也談不上爭強好勝,最多也是因為年紀的原因,有點好強而已。

    “童貫!”

    “陛下!”

    上車之后,趙煦在車內,童貫在車外御手邊上,急忙答應。

    “你以為李卿說的對嗎?”

    “陛下,奴才不過是個殘缺之人,不敢妄言!”

    “恕你無罪!”

    童貫這才恭恭敬敬地扭著上身,盡量控制聲音的音量,卻還要防備被外人聽去:“奴婢以為黨項異族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生死無關乎我大宋,但只要大宋的百姓認為好,奴婢耳根子軟,或許聽著覺得有些道理。”

    這不是廢話嗎?

    大宋和西夏打了幾十年,大宋的百姓難不成還指望著西夏繁榮昌盛不成?個個恨不得黨項人死絕了才好。真要是黨項人的孩子,要是走在大宋街頭,有的是人會把這倒霉孩子扔井里。這已經不是什么國家層面的交鋒,而是從百姓到國家都已經成了死仇。

    這也是童貫,小心謹慎慣了,說話也是滴水不漏。既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卻給人一種隨大流好欺負的樣子。

    “你這老狗,說的倒是滴水不漏。”趙煦在車廂里仰了仰身體,抻了個懶腰,隨即拍打車門道:“去都事堂。”

    都事堂外,早就過來通知的皇城司親從官小校,下馬跑入衙門。一方面是看宰相章惇在不在,同時讓章惇抽出時間等候皇帝,并且將無關緊要的人安排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