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1/3)頁

    進士就這等貨色?

    種建中對李逵的行為深惡痛絕,什么萬惡淫為首,小人懷土,之類的圣人言如同洪鐘大呂在耳畔一遍遍的想起來。想著自己做官的意義……他決定要和李逵這等惡人斗爭。

    突然有人在邊上對他提醒道:“種大人,我家老爺有請!”

    種建中回過神,發(fā)現是李逵身邊的書史李邦彥,腆著臉對他不冷不熱的笑著。李邦彥是始終如一的人,他敬仰讀書人,但對種建中這種靠著恩蔭做官的人頗為不屑。他可是擁有遠大志向的人,將來肯定是要中進士的大才,怎么可能對恩蔭官巴結?

    李邦彥一如既往的只巴結真正的讀書人,舉子和進士。如今跟著李逵,普通舉子他已經看不上了,除非是太學之類的上上舍生名列前茅的舉子,才能將就著入眼。

    顯然,種建中在李邦彥的眼里屬于檔次比較低的官僚,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說白了,李邦彥就是狗眼看人低。見種建中不樂意的樣子,李邦彥卻故意攔著對方,低聲道:“種大人,有道是官官相護,當官的不幫當官的,朝廷為何要將科舉取士時同科視為同門?”

    “你……”種建中氣地一甩衣袂,扭頭就走。走了兩步,卻覺得渾身不得勁,干脆回頭去了后衙。他非要和李逵說道說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做官不能把百姓當成草芥。尤其是強搶民女,這等卑劣的行徑,如何能成為百姓表率?

    李邦彥隨后跟著種建中而去。

    李邦彥對于李逵的話,那是指哪兒打哪兒,說是鐵桿狗腿子也當得。堂堂探花老爺,被發(fā)配來了西北這等苦寒之地,找個暖被窩的女人又如何?這是哪個女子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好不好?再說了,還是個破有經驗的幾手貨,都已經委屈了咱老李家的門第。還有,聶氏自己都不愿意和丈夫一起過日子了,咱們老爺收了,那是給弱女子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這是仁德。

    至于為何要叫種建中?

    李邦彥單純的認為,自家的大人要找個同僚做見證。多半種建中要給李逵做個牽頭拉線的身份,姑且就當是媒人吧。

    這可是抬舉,別不識相!

    來到后衙,種建中氣咻咻地埋頭往前走。宣撫使呂惠卿兼了延安府的知府,可是鄜延路的情況很特殊。延安府是軍府,城市也不如鄜州熱鬧,而且規(guī)模很小,只有兩個州。不像是秦鳳路,擁有七八個州。所以,州里的轉運、宣撫、提舉衙門都在鄜州辦公。

    呂惠卿要不是因為打仗了,他也不會來延安路。

    實際上,延安路就是個軍隊掌控的府。這在大宋是屬于很特殊的情況。一般來說,府級別的官衙,要比州大。但是延安府卻另有原因。因為和西夏邊境接壤的防線很長,延安府基本上以駐軍為主。百姓數量很少,而且多半是為軍隊服務的匠人和商人。

    “人杰,你這么做,讓蘇公知道了,該如何失望至極?”

    種建中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和李逵正面沖突的危險性很高,別人他不知道,李逵可是在戰(zhàn)場上甘當鋒矢之首,追著西夏主將殺人的魔頭。老種雖說也是出自將門種家,但要說武力,就連種氏最杰出的將領,他的伯父種諤也不是李逵的對手。

    鐵鷂子副帥訛其滿被他如同耍猴般欺負,最后索然無趣才給了手下魯達練手。就連是敵人,種建中都為訛其滿的死感到羞辱。太憋屈了,大宋科舉百年,才出了李逵這么個人。堂堂戰(zhàn)場猛將卻被讀書人欺負的沒脾氣,上哪兒說理去!

    想著讓蘇轍的威名讓李逵懸崖勒馬,可讓種建中不解的是,李逵好像沒聽到似的,對種建中道:“老種,我決定去西夏瞧一瞧!”

    “啥?你不是想要納妾?”

    種建中急忙搖頭,驚詫道:“你要去西夏?”

    大宋的文官去西夏,還不是以使節(jié)的身份去,這貨到底想要干什么?

    想起蘇轍臨走時候,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他看住李逵,種建中終于明白了這句話是如何的不容易。至于說李逵去西夏要投靠西夏?這種蠢話他說什么也不會說出來的,大宋的進士,什么時候投降過異族?

    只有屢試不第的倒霉蛋,或許迫于對科舉的憤恨,蹉跎半生的偏執(zhí),才可能鋌而走險。可這樣的人,也是極少數。

    那么李逵去西夏的目的顯而易見,肯定是去搞破壞!

    種建中大叫起來:“人杰,你不要命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你看我大宋,如今和西夏的大戰(zhàn)如同箭在弦上,迫在眉睫。如果我等邊軍官員不知西夏風土,如何能將其戰(zhàn)勝?大宋和西夏的征戰(zhàn)已經超過五十年,這五十年內,你想過我大宋消耗了多少錢財,付出了多少將士的性命。西軍一年消耗三千萬貫,十年就是三萬萬,五十年,那是十五萬萬貫,這筆錢足夠讓我大宋普通百姓永遠免除所有的農稅了。”

    “你我都是朝廷的官員,我們豈能尸位素餐,只喊著守土有責就能保護一方百姓。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找出顛覆西夏王權的癥結,才是為我大宋謀萬世之福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也是我去西夏的原因。”

    “聶翠翠的弟弟在王府做事,肯定是做歲幣貿易的王府管事。如今多半是在這膚施城內,跟著他的王府商隊進入西夏免去了從邊境偷偷過河的危險,更不用偽裝商隊成異族,這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穩(wěn)妥的辦法。”

    李逵這話一出,種建中頓時覺得李逵高大無比起來。可是之前……對了,那個聶氏呢?怎么沒看到?

    “大人,聶氏你準備如何處置?”種建中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