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小心眼的探花郎-《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這天老虎真的來了,但是李大人早有準備,在老虎的必經之路上設置了陷阱,老虎因為中了陷阱,最后被村子里的人給打死了。”
聶翠翠狐疑道:“為何沒有過程?”
聶石渠愕然,茫然問道:“這重要嗎?”關鍵是這個故事中,體現出李逵大無畏的勇氣,赤子之心,且舍身取義的決然。但是故事畢竟是故事,三叔公編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將李逵放在一個讀書人該有的樣子上。
讀書人怎么可能赤手空拳將老虎打死?
這不符合常理!
當然,三叔公也想豐滿一下這個故事的內容,但是他發現自己真的編不下去。這個故事警示人們,野生動物滅亡并非是因為人類的貪婪而滅亡的,而是因為它們是邪惡的化身,是正義者必須要消滅的對象。尤其是老虎、狼、豹子之類猛獸。當然,沂水縣百丈村的老虎是這個故事里唯一的冤魂,比獻和氏璧的玉工和氏都要冤。
不僅如此,三叔公自從百丈村發達之后,給李逵編了不少故事。
這個是孝義為先,忠厚傳家的版本。
還有才華橫溢,仁人君子版本。
還有幼年立志,求學不輟的版本。
當然也免不了仗義疏財,急公好義的版本。
總之,這樣的故事有很多。三叔公樂的花小錢,雇人傳播對老李家有利的故事,淡化李逵比猛虎都要兇猛的事實。
就像是普通人,在發達之后,總想著給自己立個功德碑,恨不得認識的人都看到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三叔公的這手段明顯是有高人指點,然后效果驚人。用腳丫子想,就知道多半是公孫勝出的歪主意。
聶翠翠總覺得弟弟幾年沒見,再次見面,有點不靠譜的錯覺。不過,對于李逵的往事頗為好奇的她還是忍住心中的疑惑,接著問道:“然后呢?”
“然后京城百姓都知道啊!李大人因為好學,被縣令收入門墻成了入室弟子,而當時沂水縣的縣令還是大蘇學士的弟子,大蘇學士愛才,將李逵留在身邊悉心教導了幾年。去年紹圣元年的科舉,李大人一飛沖天,一舉獲得進士及第的功名。之后進入官場,更是進入直秘省,擔任直秘閣。雖官職不高,但位高權重,是陛下身邊的忠臣。”
“那他為何回來西北?”
“還不是李大人太耿直,得罪了太后。”
“他……真的如此膽大?”
“真的,即便是得罪了太后,陛下也僅僅是從輕懲罰了一下,讓他來西北避避風頭。可你看李大人,不經意間就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將來要是回到京城,肯定是高官厚祿等著他。姐,你想想只要你和李大人好上了,咱爹沉冤昭雪就指日可待了。”
聶石渠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點子上。他們姐弟倆,說起來算是犯官之后,要想要洗刷家族的污點,就必須要有大人物出面,將當初那件事原原本本的翻出來,給聶家一個翻身的機會。
只不過這些對于聶家來說還不夠,李逵即便是名聲在外,且是讀書人之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小撮,可要等到他發達,怎么說也得十年之后。
而十年之后,他們家的仇人恐怕都已經快要老死了吧?
聶翠翠覺得不靠譜,瞥了一眼自家的兄弟,拒絕道:“這真不行,既然李大人被你說的怎么好,你姐姐我如今的身份,怎么能進得了他家門?再說了,父親的冤屈他恐怕幫不上忙吧?你不是在王府當差嗎,難道端王就不能幫父親說句公道話嗎?”
“這個……端王恐怕不太靠譜。”即便是端王府的小管事,聶石渠也是一籌莫展,端王趙佶整日縱情聲色,且喜歡附庸風雅之物,生活奢靡花錢如流水。在朝堂上,甚至在皇族之中,都沒有什么影響力。說白了,端王趙佶的性格就是好色且奢靡,而且性格薄情寡義。這樣的人,真指望不上。
(趙佶的好色就不說了,大宋兩朝300年,兒子女兒比他多的一個都沒有。宋史上記載,趙佶養活沒養活的兒子三十多人,女兒近五十多。他一個人的子女就破九十,這等戰績,要說趙佶不好色,簡直說不過去!)
“連端王都靠不上,難道李大人就能幫上忙?”
聶翠翠表示很懷疑,李逵就算是被聶石渠吹噓的太下少有,但李逵總歸不會比端王都要有面子吧?
可聶石渠卻急忙道:“能,太能了。端王在朝堂說話不管用,但是李大人就不一樣了。小弟剛才忘了說,怕姐姐有負擔。李大人的親事已經定下了,是當朝太師劉太師家的嫡女千金。李大人的未婚妻是當今陛下的賢妃的親妹妹,他說起來早晚也算是皇親國戚。而且他還是蘇相的后輩,樞密使李清臣是他座師,和朝中文家、范家、蘇家都關系很好。只要他愿意幫咱家說句公道話,父親肯定能沉冤昭雪。只是……”
“只是你就不怕你姐姐被欺負死?再說了,他這么高的門第,怎么可能讓我……”
“放心,姐姐只要你豁出去,弟一定幫你辦地妥妥的。只是……”聶石渠咬了咬牙問:“姐,你這些年可曾生過孩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