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小名不是瞎叫的-《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3/3)頁
“姐姐,你這是住下來了,李大人有沒有說過要如何幫我們家洗刷冤屈?”聶石渠見李逵不在,也不可能告訴姐姐他們此行的目的。只是問此事的時候,頗為緊張。
聶翠翠有點吃不準,不解道:“他雖然愿意留下我,卻并沒有答應我任何事,這讓我拿捏不準,到底他是何打算?”
聶石渠松了一口氣,反倒是神色緩和了不少:“李大人這樣身份的官宦,肯定不能滿口答應。讀書人講究言出必行,辦不到的事,絕不會夸下海口。如果李大人拍著胸脯說此事包在他身上,我才擔心姐姐受騙。要是沒有任何允諾,反倒是幫忙的可能更大一些。當然,姐姐能跟著李大人,怎么說都是賺著了。”
“找打!”被說到不好意思,聶翠翠嘴硬道。
“可惜,大人做官時日太短,官職還不足以影響到御史臺,或許過幾年,真能洗清爹爹身上的污點,還他老人家清白之身。”聶石渠自我安慰道。
只不過這些安慰幫得了聶石渠,卻幫不了聶翠翠。
她其實有另一層的擔憂,似乎李逵聽了她父親含冤的消息,反應很冷淡。冷淡到給她的感覺就是李逵似乎對她父親的遭遇根本就不值得憤慨,反而有種憐憫。就像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并非飛來橫禍,而是咎由自取。
軍中貪腐,還是軍械,倉監要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這些武器是怎么被弄出庫房,又是如何離開軍隊轄區?
這豈不是自欺欺人嗎?
府衙官舍。
李逵已經知道了端王府的商隊的貨物已經準備妥當的消息,甚至一點也不比聶石渠知道的晚。
如今的李逵在延安府,那是如魚得水。文官方面,沒有呂惠卿在,這地方就是他當家。武將方面,延安府武將之首是張川的父親張輿。金明寨一戰,李逵帶兵救了他們父子,光這份恩情,恐怕張家父子這輩子都還不清。即便種建中這樣在西北有著很深影響力的將門子弟,都無法和李逵在延安府相提并論。畢竟人走茶涼,種家的領軍人物種諤病故已經十多年了,之后幾年之中,種家一直沒能出現獨當一面的人才。家族影響力漸漸處于衰退期。
更何況李逵在戰場上的表現,折服了所有西軍將士。
其他文官來指揮他們,或會陽奉陰違,但是李逵,用一場戰爭,就奠定了他在延安府說一不二的超然地位。
郝隨、種建中有點不解,李逵消失了好些日子,突然召集他們,是否發生了大事?
延安府的衙門很少有人來報案,主要軍隊人多,一般事都在軍營里處理了,不需要麻煩衙門。加上年年打仗,田地荒蕪地厲害,農稅夏秋兩收也基本上是裝裝樣子。賦稅基本上只有商稅,衙門里的人清閑的很。
可李逵看向種建中,第一件事就問:“如果我去西夏,能保證將消息隱瞞住嗎?”
“下官盡力而為。”種建中也不敢把話說死。但李逵要的僅僅是他的態度。
在邊上的郝隨猛地坐在椅子上抖了個激靈,緊張的問李逵:“人杰,不是說納妾之后才去嗎?”
“我已經納了!”李逵板著臉,眉宇間卻露出了得意,爺們做事就是這么爽快。
“誰?不對,誰給你辦的?”
郝隨的關注點永遠都在旁枝末節之上。這種表現讓種建中暗暗搖頭,他不像郝隨那么單純,李逵這樣的人,說是人中龍鳳也不為過,他要是做出決定,怎么可能輕易改變。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撞地頭破血流才會回頭。
再說了,去西夏刺探敵情,就連種建中也頗為向往,只是他卻不敢像李逵這樣肆意妄為。
李逵撇嘴渾不在意道:“公公,你認識啊!”
“認識?”郝隨的眼珠子一下子凸了起來,指著李逵哆嗦道:“是那犯婦?”
“什么犯婦,人家是清白的好不好。”聽這話,李逵不樂意了,站起來辯解兩句。隨后道:“再說了,這事難道也要托人?我自己個就能辦了。”
李逵當然能辦納妾文書,甚至不用他出面,李邦彥去膚施縣跑一趟,就能將事穩妥地辦下來,誰敢攔著通判老爺不讓他納妾?
這下,郝隨徹底慌了,李逵可是皇帝的準連襟,賢妃娘娘的準妹夫,這貨竟然納了個嫁過人的女子為妾,還是在大婚之前,別的不說,好色的名頭肯定是做死了。這要是被傳到宮里,倒霉的肯定不是李逵,而是他郝隨。誰讓郝隨沒看好李逵,這不是讓賢妃娘娘跟著一起丟臉嗎?
納誰不好,非要納人婦。
可是生米已然煮成熟飯,郝隨就算是要棒打鴛鴦,也沒有這份本事,情急之下,悲凄大喊:“陛下,奴才沒看住李逵,奴才有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