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金玉良言-《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在聽到李逵要離開的消息,李秉乾是松了一口氣的。
李逵是個不太愿意掩飾自己性格的人,說話自然是直來直去,詢問道:“老費看到大王心情不佳,想要勸導,卻不知從何勸導,這才請了我來。大王不會是因為殺人,而心緒不寧吧?”
這倒沒有。
李秉乾嘴角唏噓了一陣,說起來,勒死皇嫂和侄子,對他來說不僅是掃清了通過國主的最后道路,還將壓在自己肩頭多年的壓力都傾泄了出去,不僅沒有心緒不寧,反而頗為輕松。只是人死前的面相頗為丑陋,讓他有時候會做噩夢的時候驚醒。
但做皇帝的,都是孤家寡人,做噩夢不是很正常的嗎?
李秉乾搖搖頭,緩慢道:“為兄是在為大夏的未來而擔憂。如今大夏境內的梁氏殘余不足為慮,可是為兄知道,西夏如果不能做到對大宋和大遼的滿意,西夏的未來將陷入更加艱難的地步。舉步維艱已經算是好的,覆滅也在旦夕之間。”
這話李逵就不太好接了,畢竟遼國?
他沒有去過,也不知道遼國有多強大。
至于大宋對西夏的態度,李逵也說不上來。如果說獲取橫山僅僅是大宋的第一步,覆滅西夏才是大宋的最終目的,這也說得過去。
畢竟趙煦年輕,他恐怕真不會姑息放任西夏一直阻擋在大宋的西北,耗費大宋無窮無盡的軍費。
可這得大宋的朝堂上重臣才能商議,李逵不過是個延安府通判,他哪里有資格去揣摩大宋對西夏的戰略目的?
李逵支支吾吾道:“大王為難外臣了,我不過是大宋邊塞的六品文官。在國家大事面前,說是小吏也不為過,有何資格去平亂大宋對西夏的態度?不過大王也不用著急,等到大王登基之后,大宋自然會派遣使臣來西夏,到時候大王自然能夠得知大宋對西夏的態度了。”
“不用等了,你就是。”李秉乾指著李逵道。
李逵愕然,大為不解的看向了李秉乾,后者從屁股底下摸出一冊國書,對李逵擠眉弄眼道:“賢弟真是真人不露相,你可是堂堂大宋使團的副使,完全有資格談論大宋和西夏的關系。”
李逵吃驚的指著自己的鼻子,對李秉乾道:“大王莫開玩笑,我是大宋使團的副使,為何我不知道興慶府什么時候冒出了個大宋使團?”
“興慶府還沒有大宋使團,大宋的使團還在宋國境內,但你大宋的使團副使的身份也已經定下來了。孤王即便騙你,你覺得大宋的國書還會來騙你嗎?”
說話間,李秉乾將大宋送到西夏的國書遞給了李逵。
李逵一幕十行,并沒有耗費多少時間就看完了國書。字沒問題,很像秘書省出來的字體。秘書省算是李逵的老部門,他多少知道一些大宋文書的一些隱秘。
印章也沒問題。
當初在都事堂給向太后下套子的時候,他見識過大宋的國璽。大宋對外的最高用印章,他都很熟悉。
可內容卻讓李逵大為不解。
安燾為正使,副使有倆人,一個是李逵,還有一個范純仁。
李逵看著和他并列的那個名字,他就腦門子直抽抽,心說:“這不是坑人嗎?”
老范是什么身份,他是什么身份?
另外,他還很驚恐的看到了自家老師周元的名字。
這就更讓李逵驚恐莫名了,這可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這哪里是讓他做大宋的副使啊!簡直就是要讓他做個孝順弟子,該如何處理上下級關系的決死命題。甭管怎么接待周元,他都是死路一條。維護了朝廷的體面,他就是不尊師道;要是尊了師道,那就是漠視朝廷的體制。
“大王,如果我現在回大宋,你假裝我沒來過西夏,等回到大宋之后,我把你當初寫悔過書都派人送來,你看行嗎?”
李逵謹小慎微的將國書恭恭敬敬的送到了李秉乾的手中,后者吃驚的看著李逵的緊張不似作假,頗感古怪。
尤其是看到李逵眼神中流露出的驚恐,這還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黑大帥嗎?
李秉乾覺得這份國書來的蹊蹺,原本他還以為是李逵的后手。看如今李逵的反應,應該和李逵沒有干系。
這種機會李秉乾可從來不曾遇到過,如今碰上了根本就不想放手。
他沉吟道:“李兄弟,現在你可以說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