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首功之論-《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平心而論,能夠打下青塘,俘虜阿里骨,缺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唯獨不能缺了李逵。
可最后論功行賞的時候,李逵把功勞讓出來了,這讓游師雄如何能夠平靜,他哆嗦道:“人杰,你難道不清楚這意味著什么?”
“一份過得去的貼職?!?
李逵這話很氣人啊,二十歲不到,做官兩年,你憑什么看不起起步至少是‘待制’的貼職,怎么說也是從四品的高官?。?
關鍵是,有了‘待制’的貼職,就算是步入了大宋決策層。
史書上有記錄,算是名垂青史。
同時,死后禮部大概率會擬訂謚號,大宋對功臣的褒揚,恩澤子孫。
里里外外都是利益,可沒想到李逵竟然看不上?
種建中見游師雄有種心痛到馬上風的上頭,急忙解釋道:“游前輩,你是治平元年的進士,德高望重……”
游師雄急忙擺手道:“當不得,只是虛度年華而已。比起兩位賢達實在是讓人汗顏。老夫仕途虛度三十載,腐朽之年,怎么能與兩位爭輝?”
“老前輩,聽我說!”種建中打斷了游師雄的謙讓,治平元年的進士厲不厲害?算起來是當今圣上趙煦爺爺登基那年的進士。相比李逵這種官場粉嫩,種建中這樣的蔭補官來說,資歷老,年紀大,唯獨就是官運不佳而已。
“老前輩,你為官三十年,都是在秦鳳路,對秦鳳路有感情。而且相比人杰,你的資歷也夠,如果這份奏折以你為主,將來朝廷必將委以秦鳳路的宣撫使,甚至兵馬總管都可能。而人杰年紀太小,官場資歷也不夠,您總不愿意讓我等將士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青塘,再從大宋的版圖讓出去吧?”
“不能夠,老夫就是豁出命去,也不能答應?!?
游師雄搖頭道:“可是這和人杰首功沒有沖突,再說人杰資歷不足,彞叔你也為官二十年,怎么也說如此喪氣話?”
種建中懊惱著嘆氣:“老前輩有所不知,我是蔭補官,而且出身將門,只是拜了橫渠先生為師,才選了文官??僧吘箾]有進士出身,朝廷不太可能將一路的軍政交于我手?!?
這是自曝其短,游師雄頗為尷尬道:“愚兄不知,讓彞叔為難了?!?
“不礙事?!闭f這話的時候,種建中幽怨的看向了李逵,種建中這輩子被人揭短最多的對頭,就是李逵這廝。
“前輩,你就不要推辭了。之所以我和人杰商量之后推你為首功,一來立功多少,相爺、陛下都清楚,不會讓人杰委屈,只是時候未到,不能勉強;其次,安燾大學士在朝堂上和李樞密交好,與章相交惡,不僅交惡章相,和蘇相,蔡卞、曾布等人都關系不佳。”
“人杰怕到時候報他首功,朝堂上的不合會讓秦鳳路出現變數。派遣我們幾個之外的人坐鎮秦鳳路,畢竟安大學士早晚要回進的,來人必然是安大學士的對頭。愛屋及烏,恐怕到時候好不容易創下的大好局面,會出現重大變故,要是如此局面給毀了,豈不是可惜!”
“這……”
游師雄猶豫了,他聽種建中這么一說,確實反應過來,李逵要首功沒用。
種建中要首功只能是害他自己。
選來選去,最后這個好運氣就落在了他的頭上。可論功勞,他是三人之中最小的。至于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資格爭奪。首功只能在他們三個文官之中分。李逵就不說了,蘭州殲滅了青塘至少一半精銳,讓阿里骨無精兵可用。青塘破城,也是他指揮之下完成的大功。
即便是種建中,也是蘭州破城之后不久就和李逵匯合,圍困青塘,種建中的德順軍是第一支趕到青塘的秦鳳路當地禁軍。
這些都不論,光說朝廷可能發下來的功勞,秦鳳路文官之首,軍政大權獨攬。
要是小便宜,游師雄占了就占了,可是破天的功勞,他臉上抹不開。
“這可能是‘直學士’的殊榮??!”
種建中抱拳對游師雄道:“還請前輩不要推辭。”
可他心里在滴血啊!
‘直學士’的貼職官銜,恐怕他這輩子都沒有指望了。沒辦法,他也想要,可是實力不允許??!如果他也是進士出身,就憑李逵任人唯親的做派,肯定少不了他。
李逵也誠懇道:“如果沒有更好的策略,請前輩不要更改三分青塘的策略,在下感激不盡?!?
“愚兄厚顏,謝過兩位賢達!”
游師雄激動的站起來,對李逵和種建中作揖倒地。
兩人急忙起身扶起了游師雄,后者保證:“只要游某人在秦鳳路一天,斷不讓兩位賢弟失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