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16章 來吧,互相傷害!-《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1/3)頁

    垂拱殿內,君臣互相矜持起來。

    皇帝在琢磨,李清臣特意在上朝之前趕來和他見面,難道僅僅是說一聲,青唐城打下來了?

    這不符合李清臣的做派,同時,樞密院有職方司傳遞消息,難道皇帝的皇城司消息傳遞會比樞密院慢?

    不可能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李清臣向他靠攏了。

    在此之前,趙煦雖親政了,可以詢問大宋國事,履行皇帝的職責。但實際上,章惇也好,蔡卞也罷,在政務和國事上,都沒有太把皇帝當回事。就連李清臣也是如此,樞密院讓他和安燾弄得鐵桶一般,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沒有親政的時候,因為宣仁太后不還政,讓十七歲的趙煦很不滿。

    當時祖母和孫子之間出現了很大的隔閡,導致在宣仁太后薨后,趙煦就迫不及待的清理元祐時期的老臣。

    可是親政之后才明白,他是有過問朝政的資格,也有掌舵大宋的權力了。

    而且大臣們,還是他欽點的,可是他自認為是肱骨之臣的大臣并沒有太將他當回事。具體表現在,趙煦在講道理,擺事實上,被一群智商超群,經驗豐富,手段老辣的大臣欺負的團團轉。他還不能表現出來情緒上的不對勁,顯得自己無能。

    往往只能用拖延,稀泥的手段,找回點面子。

    這皇帝當的憋屈啊!

    也許是有了這些經歷,趙煦更清楚當初宣仁太后不讓他親政的原因,因為他親不親政,沒什么兩樣。朝堂上的事,還是相公們說了算,和他這個皇帝關系不大,和太皇太后也無關。

    或許正因為這種感悟,讓趙煦有了將呂大防調回京城的打算。

    帝王術? 終究還是要平衡。

    新黨的動作? 實在是讓他這個皇帝也頭痛不已。

    現在,機會來了。西夏和河湟的接連勝利? 讓他擁有足夠政績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同時? 也有了限制章惇權力的想法。

    李清臣偷偷拜見皇帝,顯然是要和章惇等人割裂。唯一讓趙煦舉棋不定的是? 李清臣能否讓他信任,此人也是變法派的中堅。這讓趙煦頗為為難? 要是有個能商量的人就好了。比如說李逵……可惜? 李逵遠在千里之外。

    李清臣倒是平靜,站在垂拱殿中,做閉目養神狀。

    趙煦還是嫩了一點,要是老辣的仁宗皇帝? 或許這會兒就讓李清臣走了。皇帝對臣子的表現不用刻意? 只要記住就可以了。可是趙煦經驗不足,還迫切的想要掌控朝堂的主動權,這才僵持了起來。不過,時間不長,趙煦就有了決定:“李卿? 青塘大捷的消息,該不該耿在朝堂上公布?”

    相比章惇、蔡卞、蘇轍等人? 皇帝和李清臣肯定是第一時間得到戰爭的情報。

    其他人恐怕要等軍報抵達京城之后才恍然大悟。

    李清臣睜開眼,嘴角微微揚了揚? 他對皇帝的反應有足夠的信心,這讓趙煦很難受? 他仿佛又被看穿了。

    “陛下? 臣以為? 消息是否真實,需要軍報和監軍的秘折抵達京城入了通進司之后,抄報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之后才能確定消息屬實。在此之前,臣以為需要謹慎對待消息。”

    果然,李清臣的來意表露了出來,他就想偷著樂,然后看著章惇幾個上竄下跳的出大力,然后偷偷踹一腳。

    皇帝趙煦愣了愣,隨即對李清臣的想法很感興趣,不過他也有擔憂:“李卿,如今京城匠作、兵器二監,兵部、工部二堂所屬工坊、府庫物資都已經籌集優先供應西軍。可如今西軍大勝,顯然用不著如此多的物資,如果戶部要啟運這批物資,該如何決斷?”

    “拖——”

    “軍情如火,旁人不知,相公勢必會著急。”趙煦緩緩道。

    李清臣笑道:“等瞞不住的時候,就告訴他。”

    趙煦正眼敲了一眼李清臣,心說:“這家伙夠壞的,不過……他挺喜歡。”

    趙煦耷拉著眼皮,沉吟道:“就按李卿的做。”

    “臣告退!”

    等到人走了,趙煦似乎自言自語,又似乎問郝隨:“也不知道是得是失?”

    “陛下英明!”

    郝隨身為宦官,他真參與不了相公們和皇帝的斗智斗勇,皇帝不把他當人看,難道相公們會把他當人看?

    這種籌謀,他根本就參與不上,也不敢攙和。以前他被章惇等人當小廝一樣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今,他幡然醒悟,決心一心一意跟著皇帝。可是讓他參與國事,郝隨水平完全不夠,只能站在皇帝的身后,狐假虎威的大喊一聲:“陛下威武!”

    趙煦沒指望郝隨能給出好建議,只是笑著罵了一句:“老貨!”

    這種明里是罵,暗地里親近的舉動,讓郝隨心花怒放,一張皺巴巴的臉,愣是擠弄成了包子。

    皇帝趙煦心情大好之下,詢問:“你和李逵共事默契,你能說一說,李逵的做事風格嗎?”

    郝隨愣了愣,隨即心里苦笑不已。他是和李逵共事默契,但問題是,李逵根本就不聽他的,如果他想要擅自獨斷,還要被李逵鎮壓。這種情況下,除非寧死不屈,只能言聽計從了。加上宦官慫了不丟臉,能不默契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