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皇帝飄了-《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1/3)頁
且不說偏殿,畢竟對于七品一下京官來說,大宋朝堂的勝利,對他們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好處。也不是說完全沒有,至少他們混上了國宴。
對于很多低品京官來說,他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但有一個能夠吹噓一輩子的記憶,和沒有能夠吹噓一輩子的記憶,人生質量上是完全不同的。
大部分七八品的小官,除非在一些要害部門。
比如說秘書監,中書省,門下省,官職雖然不大,如:舍人、著作郎、校書郎之類的官職,這些官員和其他京官是兩回事。
一來,他們基本上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做事。雖說做的都是些水磨功夫不見成效的事,但這些人無一不是皇帝認為的帝國精英,需要好好觀察品行的人才。
等到機會合適,就該是他們大放異彩的時候。
除了天子邊上的官員。六部的官員之中,很多這輩子都是升遷無望的倒霉蛋。
不如說孫進賢,他的官職是架閣庫,全名應該是‘吏部總管架閣庫’,說白了就是檔案室管理文案的官員。
只要不是出現重大事故,比如文案都給燒了之類的天災人禍。他做好做壞,誰也不會在意。
像這樣的官,想要升遷,難如登天。
甚至到告老還鄉,他也別指望有什么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在他的身上。
而能夠參加一次國宴,在京城自然沒有什么可吹噓的。比他地位高,官職大的,自然也參加了。比他地位低的只能是吏,連官都不是的小吏,他吹噓也沒有多少成就感。甚至在京城,他會無比的失落和低沉,因為就算是做官,他這輩子能夠見到皇帝的機會也就是那么幾次,還是遠遠地看著,根本就靠近不了的那種。
可要是等他告老還鄉之后,他老家的那幫子連州府都沒有去過的老伙伴們,他就有了吹噓的資本。
“皇帝的國宴也沒幾個菜,但官家仁厚,他老人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咱們這些做臣子的也不能奢靡不是?”
“當時官家就拉著老夫的手,勉勵老夫為朝廷做事……”
反正,也沒人反駁,只顧著自己高興就可以了。
所以,這些官員歡呼,并非是因為高興,而是在大慶殿內的上司們高興,他們要是露出個頹喪的表情,萬一被人記住了呢?
豈不是要倒霉?
所以他們也高興,高興青塘一下子送了大宋兩萬匹戰馬,更多的是琢磨這要是換成錢,是否能將大慶殿堆滿。
至于孫進賢,早就被人遺忘了。
當然,也有真心實意高興的官員。
他們一般有幾個特點,年輕,很年輕。因為他們才是大宋今后朝堂上可能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人物。
比如說錢廖,在比如范沖。
前者高興,是因為他是國宴的組織者之一,國宴越成功,他的功勞就越大。
而范沖高興完全是另外一種原因,大宋的日子越來越好,朝堂的財政越來越寬松。那么對于他來說,變法派和保守派之間的矛盾就不會變得如同之前那么尖銳。他爹起復就了希望。說起來也奇怪,范祖禹被貶謫不久之后,身體明顯的開始變壞。
可是當他聽說呂大防進京之后,病神奇的好了。
這不得不說,沖喜是有效果的,并非封建余孽,有時候比藥物更加強大。
“人杰,你說今后這青塘是否已經算是歸心了?”
范沖興奮道。
李逵倒是很平靜,他淡然道:“還差得遠呢?青塘的問題不在于他們地態度,更多的是朝堂對他們的看法。土司們只有真正體會到了大宋的誠意,才會真心實意的心向大宋。”
“李大人功高蓋世,為李大人賀!”
“諸位一起!”
李逵沒想到,僅僅是青塘土司的一次進獻,就讓他和周圍偏殿里官員們的對立場面消失的無影無蹤。尤其是周圍都是巴結的眼神,像極了他在青塘城內的樣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