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姑爺被扣了-《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不得已,從洗煤,土法煉焦開始寫。
好不容易寫完了一篇之后交給章惇,章惇老臉一黑,指著李逵給他的條陳,怒道:“小子,你糊弄老夫呢?石炭本來就是黑的,為何要洗?能洗干凈嗎?”
在汴梁,城外就有東西兩個炭場,每日綱運往來的船只絡繹不絕。對東京的百姓來說,煤炭和糧食一樣,都是平民百姓最需要的剛需。章惇又不是來了汴梁就做高官,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也知道煤炭的用處,鐵監也會采購數量巨大的石炭,用來冶鐵。他當然也見過黑不溜秋的石炭,用人生六十年的經驗告訴自己,李逵這廝絕對又糊弄他了!
甭管對不對,章惇當即將李逵好不容易寫好的條陳仍地上,悠悠道:“重寫,別想糊弄老夫,蒙混過關。”
李逵低頭看著被團成一團的條陳,氣地雙眸充血,卻看向老神在在的老頭,一點辦法都沒有。把無知當性格,關鍵這老頭還是宰相。李逵琢磨著,要是讓章惇這等啥也不懂的老頭子繼續做宰相,大宋要完!
可心里這么想,但面子上還得給足了,只好低眉順眼的給章惇解釋:“章相,你有所不知,石炭尋常使用雖方便,但是火力不足,主要是因為石炭之中雜質頗多,導致煉出的鐵不精。脆且容易出孔,這是凝練鐵砂的重要一步。”
章惇狐疑道:“為何老夫從來沒有聽說過,鐵監的官員也不見有人說過?”
李逵歪著腦袋,還真想起來了一本書上有過記載,說道:“凡以炭炊飯,先燒令熱,謂之煉火,方可入爨,不然猶有煙氣。李使君宅炭不經煉,是以難以餐啖。”
“這雖是前朝長安的一段典故,但足以說明,石炭在使用之前,需要煅燒去雜。”
章惇有點上頭,怒道:“什么書上記錄過,老夫為何不知?”
“前朝崇文館校書郎康駢所著《劇談錄》就有記載,就是剛才那段話。”
章惇還是覺得他不能輕信李逵,畢竟李逵睜著眼說瞎話的本事太大了,自己都被糊弄過好幾次。立刻安排人去找這本書。
都事堂外是什么地方?
皇城。
昭文館、史館和集賢院,都是大宋藏書的地方,加上直秘閣,秘書省,寶文、天章都有藏書。找一本前朝的書難度雖有。但宰相下令了,有難度也要克服。
章惇和李逵兩人大眼對小眼的瞪著,誰也不服誰。章惇不信李逵說的話,李逵認為章惇是雞蛋里挑骨頭,不懂裝懂。
沒想到,史館的官員先來了,來的還是熟人范沖,看到李逵的那一刻,還擠眉弄眼的好一陣溝通,但讓他失望的是李逵壓根就不想搭理他:“章相,您要的書來了。”
《劇談錄》!
康駢!
都對上了,章惇盯著書案上的書,頓時有點慌。假裝毫不在意道:“人杰,真有石炭的典故錄?”
“真有。”李逵沒說話,反倒是立功的范沖卻開口了,指著書中目錄道:“石炭的典故就在這一章內。”
章惇已經在李逵面前丟臉了,還能在范沖面前丟個大臉。當即放下書冊,冷冰冰道:“出去!”
范沖愕然,發現情況不對勁,臊眉耷眼的退后了幾步,然后轉身離開。離開的時候,嘴里還嘟噥著:“用人在前,沒用了就揣,什么人吶!”好在他這話是說給自己聽的,旁人聽不到。
等范沖走了,章惇這才翻找起來,很快就找到了李逵說過的那段話。一時間,章惇的老臉有點掛不住。他的進士也不是買來的啊!為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雜學,李逵卻知道?
章惇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良久才期期艾艾的問李逵:“人杰,這是你看書看到的?”
章惇像李逵這般年紀,還在為中進士拼搏。這等冷門的雜書,他說什么也不會去看。可是李逵呢?
中進士的名次比他高,還看了這等冷門的雜書。
即便是心高氣傲,睥睨天下英雄久矣的章惇,也架不住心虛起來。
李逵點頭道:“章相,下官之前在皇城擔任直秘閣,昭文館、史館和集賢院都能查看書籍,章相你也知道,下官愛讀書,在皇城坐衙的時候,每日與書籍為伴。”
一開始,章惇還認真的聽著。可聽兩句,他實在聽不下去了。李逵做直秘閣的時候,確實天天來皇城,也經常會摸出一冊書來,但這貨并不是為了看,而是為了躺著睡覺的時候蓋臉。李逵睡著了也不閉眼珠,別的就算了,要是不蓋住臉,鳥屎落眼珠子里,他還活不活了?
章惇吹胡子瞪眼的怒斥道:“說真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