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缺個得力的幫手-《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安燾明悟,正色道:“官家,新衙應該設在樞密院,其道理有三。其一,火炮今后必將成為我大宋攻城拔寨之利器,其為軍械,自然該在樞密院;其二,新軍編練,雖說是殿前直下,但火器不同于其他,需要保密;最后,只有樞密院才能統籌如此繁雜的公務,其他官衙無法做到。”
章惇聞聽,當時就急了,指著安燾道:“這是壞了祖制。你樞密院只有指揮之權,什么時候連練兵都歸你們管了?”
安燾不急不緩道:“權宜之計,等到我大宋火器營成軍,必然會將練兵之權交給殿前直,在此之前,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總不至于交給殿前直吧?殿前直還能統籌鐵監,還能指揮得動工部?”
這是肯定的,武將指揮文官,門都沒有。
忙活好一陣,最后便宜了樞密院,這事章惇能干?
可一看李逵,他差點鼻子都氣歪了。李逵這家伙竟然置身事外的看他們吵架,就差搬個板凳來看戲了。他一琢磨,這事情還得落在李逵身上,能將籌備訓練火器營的權力收在都事堂,那么最好不過。要是無法收在都事堂,至少不能讓李清臣和安燾得了便宜。
“人杰,你是主持之人,你說說你的想法?”章惇將皮球踢給了李逵。
李逵呵呵一樂,搖頭道:“我沒想法。我還等著省親之后去御史臺上任呢。到時候,火器營籌備的時候,我倒是可以給些意見。”
做夢!
關于李逵這廝還想著當正氣凜然的御史,章惇、李清臣和安燾都覺得這小子是在做千秋大夢。火器的研發和籌備火器營,都離不開李逵。因為只有李逵才是懂行的,朝堂上有一個算一個,都無法勝任新衙門主官的公務。
讓御史臺管理火器營,這不是給御史佩刀嗎?
反正聽著就讓人覺得心驚膽戰。
章惇對安燾威脅道:“樞密院絕對不能訓練火器營,火器營的訓練,必然需要在官家的管轄之下,你們想都不要想。”
李清臣和安燾用眼神交流,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只要火器營沒有讓章惇插手,對他們來說,就是勝利。
反倒是章惇,卻用心良苦的李逵蠱惑道:“人杰,你不知道收服燕云十六州的好處。這可是封王的功績。”
趙煦似乎也在配合安燾,點頭道:“先皇遺詔,收復燕云十六州,封王。”
李逵連猶豫都沒猶豫,當即拒絕道:“封王還能做宰相?我的志向可不是封王。”
章惇氣地差點和李逵拼命,之前李逵還告訴他,他的志向是吃好的,穿好的,住大宅子,多娶幾個美嬌娘。一轉眼,竟然暗戳戳的惦記著他的宰相之位。
可一轉眼,章惇有惆悵起來。
似乎李逵才二十一?
他六十二。
就算是耗,李逵也能耗死他。即便章惇能和文彥博一樣能活,也活不過李逵。
這期間,趙煦不知道在想什么,反而有點沉默。突然,他張嘴對李逵道:“李卿,收復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百年之愿,但凡有可能,必當全力以赴。為了大宋,你可不能推辭。只要大宋百年夙愿能實現,封王這個條件不變,宰相之位,朕也能答應你。”
都這樣了,李逵要是還拒絕,恐怕就不妥了。
他躬身道:“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以報君恩。”
“善!”
趙煦這才松了一口氣。他當然想過,其他人能否訓練火器營?
答案肯定是能。
只要李逵在關鍵的地方多參謀,多提意見,火器營一樣能建起來。
但是對于趙煦來說,他誰也信不過,就是相信李逵。
并非是做君王的盲目,而是李逵的戰績,讓他不得不盲目。從未一敗,每戰都是驚天動地的大場面,還都是以弱勝強。這樣的人,文臣武將中一個都挑不出來。
尤其對大宋來說,宋遼之戰,不容有失。也敗不起。
澶州之戰之后,雖說大宋和遼國一直保持了長久的和平。可是雙方的摩擦從來沒有間斷,對于大宋來說,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永遠的痛。只要一天燕云十六州沒有回歸,大宋就一天沒有統一完整的華夏領土。畢竟,遼國霸占的燕云十六州,可是九州之一的幽州。九州缺其一,能算是大一統嗎?
加上缺乏阻擋騎兵的有利地形,造成大宋在戰略上的被動,讓大宋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卻收效甚微。尤其是,遼國也不是個安分的主,經常用武力威脅大宋。大宋想要打遼國不是一天兩天了。
可大部分都是想一想,西夏的崛起,讓大宋無暇顧及遼國的事。
大宋戰略上的所有重心都被西北給吸引住了。
可從心底里來說,任何一個大宋皇帝,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不想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尤其是宋神宗對遼國的怒火,更是史無前例。
元豐初年,神宗準備對西夏用兵。這場大戰結局就不說了,大宋慘敗,且損失慘重。但在大戰爆發之前,遼國卻橫插一腳,表示大宋要打西夏可以,但是要割讓關南十縣給遼國,要不然遼國絕對不會坐視遼國的屬國西夏遭受大宋的進攻。其實遼國這也是在試探大宋。想要通過威逼,看出大宋的態度。關南十縣,其實在澶淵之盟中就已經劃定了,歸屬于大宋。
神宗皇帝雖說運氣差點,命短一點,但是做皇帝一點也不差。斷然拒絕遼國的無理要求,于是遼國用老套路,邊境陳兵,嚇唬大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