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79章 官字兩張口-《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3/3)頁

    這是大宋律中規(guī)定的,如果是械斗殺人,就充軍發(fā)配。而很多官員在審案的時候,都會用這個漏洞,為自己減少麻煩。因為判罰斬立決,在大宋的司法體系中非常麻煩。需要報州府,轉(zhuǎn)提點(diǎn)邢獄司衙門,然后再刑部審核,皇帝勾決,秋后統(tǒng)一執(zhí)行。

    皇帝是官員的最大上司,和普通官員對待下屬遞送上來的公文一樣,皇帝不能什么都依臣子的心意去做。在勾決的時候,會故意留下一小半等待處決的犯人,重審。而且這是隨即的,皇帝哪里知道那個該死,那個不該死?他只是要用自己的權(quán)威而已。

    即便順順利利,一套程序走下來,很多官員的任期都到了。

    如果因為有案件沒有終判,影響了吏部考評,豈不是要耽誤了仕途?

    所以,械斗誤殺,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大宋衙門的判決之中。而發(fā)配,根本就不需要走邢獄司衙門,直接在州里就能完成所有的流程。

    孟康原先以為自己殺人,應(yīng)該被李逵截胡,發(fā)配到登州,然后被船廠留用。等于說,他這輩子都已經(jīng)賣給船廠了。他雖然認(rèn)為自己殺人,是有足夠的理由。但絕對不可能被赦免。畢竟殺人案件,地方官也不能捂著不報。

    可聽李逵的意思,仿佛另有玄機(jī)?

    忍住心頭的欣喜,孟康躬身問:“大人,難不成還能無罪?”

    李逵指著孟康道:“之前你說的情況沒有故意隱瞞吧?”

    “不敢,句句實(shí)言,不敢欺瞞大人。”孟康急忙解釋。

    李逵頷首道:“這事很簡單,你殺人了,但同時也立功了!”

    孟康瞪著眼珠子還以為李逵在消遣他,他殺人是真的。家人被脅迫也是真的,鄧家手眼通天自然也不假。

    但李逵卻一臉正色道:“你說的這個鄧家,據(jù)本官了解應(yīng)該是遼國的探子。此人居心叵測,前兩年大河改道進(jìn)入遼國境內(nèi),他們竟然要在邊境之地的定州修建船廠。這是要干什么?給遼人做內(nèi)應(yīng),遼國攻入大宋,他們就能給遼人船只使用。這是吃著大宋的小米,禍害大宋的根基,投敵背叛,是徹徹底底的宋奸。雖說,當(dāng)時的情況是大河改道,路過了定州,但大河改道進(jìn)入的可是遼境。此賊謀劃甚大,幸虧讓你發(fā)現(xiàn)了,要不然我大宋可就危險了。”

    孟康提醒道:“可是大人,鄧家應(yīng)該不過是看到大河之利,想要步先機(jī)而已。他們通遼的罪狀,恐怕找不出來。”

    這已經(jīng)是說的委婉了,不是找不出來,而是根本就沒有。

    鄧家應(yīng)該是利欲熏心,做了欺壓良善的事。什么通遼,就一個定州的土財主,也配通遼?

    可李逵卻斷然道:“通遼罪狀要是沒有,本官也不能無端的冤枉人,但這樣的人太危險了,不能因為他們沒有事情敗露,而聽之任之。最少,定州再也容不下他們了。朝廷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同時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為了不讓他們繼續(xù)變壞,本官也將力諫將其族人遷出定州。”

    “大人要遷移鄧家?”

    “萬一他們真的是遼人的探子呢?本官為了穩(wěn)妥起見,會建議朝廷將鄧家遷徙去嶺南。”

    太狠了,這是甭管有罪沒罪,都要發(fā)配五千里的樣子。而鄧家已經(jīng)在他手里死了一個子弟。

    孟康倒是想反駁,可卻發(fā)現(xiàn)他一句話也說不了。都讓李逵說了。

    李逵吩咐道:“朱富,帶著本官的官帖,去請通判陳大人來。”

    很快,陳通判匆匆趕來,不明所以地看向了孟康。隨即對李逵躬身道:“下官,見過李待制。”

    李逵也不廢話,直接了當(dāng)?shù)溃骸瓣愡_(dá)人,本官在你登州發(fā)現(xiàn)了一件同遼大案。”

    大宋從皇帝到官員,都說遼國和大宋是兄弟之邦。可真要是大宋有人通遼,必然會處死,這類案件,在大宋可是會朝野震動的大案。可憐陳通判已經(jīng)五十多了,嚇得膝蓋都軟了。哆嗦著開口道:“李待制,登州可是秦大人主政啊!看在秦大人的份上,給我登州官員一條活路吧?”

    李逵在京東東路才幾天,已經(jīng)是獲得了個‘李閻王’的美譽(yù)。要是換一個人來,就算是天章閣直學(xué)士,還真沒這樣的威懾力。一句話,就嚇趴了通判老爺。

    可是李逵呢?

    不到一個月,就將齊州和青州的官員清理一空。

    充軍發(fā)配的武夫就不說了,光文官被貶謫嶺南的就好幾個。

    要不然,陳通判也不會如此害怕。

    李逵當(dāng)然不會對登州官場下手,他不過是震一下官威。沒想到勁使大了,于是不得已寬慰了陳通判幾句,畢竟師伯秦少游還靠著陳通判幫忙管理登州。至于秦少游?去嶗山訪道士去了。大宋知州就是這么愜意。

    等李逵說完,陳通判頓時同仇敵愾道:“賊子可恨,如此喪盡天良。大河改道還以為覓得天賜良機(jī),沒想到蒼天開眼,讓他顯露無遺,老夫這就去行文報朝廷。”

    “小五,將本官寫好的奏折蓋印,一并送都事堂。”李逵拉著陳通判的手,笑道:“陳通判明察秋毫,本官回京之后必要將陳通判事跡多加傳揚(yáng)。”

    孟康看著李逵和陳通判奸笑的樣子,心里琢磨著,似乎之前沒罵錯他。確實(shí)是狗官。但他卻厭惡不起來,反而有點(diǎn)感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