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李逵從章授失落的眼神之中看到了不一樣的痕跡,似乎蔡京回到了京城之后,軍統(tǒng)局中,就沒了章授說話的份。 這也不奇怪,章惇雖說礙于李逵,同意了章授出仕的請求。但有一點他絕對不會答應(yīng),章授被破格提拔。別看章授中進士已經(jīng)十幾年了,他的仕途還得和剛剛中進士的官場新人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往前爬。 這也是他進入了軍統(tǒng)局,只能做八品丞的原因。 而蔡京呢?軍統(tǒng)局的副把手,是少監(jiān)。 要是蔡京敬著章惇,看在章惇的面子上,或許還會給章授一點禮遇。真要是不管不顧,穿小鞋,處處打壓都是有可能的。 還有一種可能,蔡京回到京城之后,受到章惇的囑咐,故意給兒子使絆子。好讓章授絕了做官升遷的指望。 李逵暗道:“章三叔的日子不好過啊!”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宰相章惇家里頭什么規(guī)矩,李逵管不了,也不敢管。但是要是有人在他軍統(tǒng)局煽風點火,他絕對不答應(yīng)。 李逵問章授:“衙門已經(jīng)選好了?” “選好了,就在保康門內(nèi),南北直道邊上。” 李逵抬眼看了一眼章授,心說:有眼力見,知道他住在保康門,就把衙門安排在家門口,這等手下,說什么也該提拔,并且得好好的提拔。 李逵滿意的點頭道:“不錯。” 說到衙門選址,章授也是一肚子火,埋怨道:“我原先選的是新鄭門附近,可是蔡京來了之后,就找了內(nèi)府,將原先的衙門選址給否了。房子都在修葺了,他說不要就不要了。然后他帶著人選了如今這個地方。人杰,你說蔡京不是故意給咱爺們難堪? 原來不是章授? 而是蔡京故意示好,這個問題李逵也不好說。他摸著下巴,沉吟道:“元長也是老臣了,該擔待的還是得擔待些。畢竟他之前也是章相的左膀右臂。” 章授憤憤不平道:“我也是看著他是老臣子,沒跟他計較。但是人杰,如今這兵統(tǒng)局內(nèi)都是他的人,里外里,就他一個人當家作主了,你要是再不來,這兵統(tǒng)局就是他蔡京的衙門了。” 可是心里,李逵卻一肚子火,他之前囑咐章授選擇附衙的地方要在城外。原因就是為了管理冶鐵坊方便,什么時候說過衙門辦公的場所也要放在城外。 還新鄭門? 李逵早朝之后,這不是逼著他天天橫穿大宋的汴梁城,還內(nèi)城和外城一起穿,安得什么心吶! 幸虧李逵沒有腦袋一熱,固執(zhí)地要求將章授安排成為他的副手。 到時候,是擠兌走他好,還是留著礙眼? 至于兵統(tǒng)局安插人,李逵得重視起來。這衙門連自己都才安插了小貓兩三只,他怎么允許蔡京一來就安插親信,以后衙門里誰還聽他的話。這豈不是忙活一通,給蔡京做了嫁衣? “章三叔,和我一起去衙門看看?” 李逵邀請道。 章授猶豫了一陣,卻退縮道:“蔡京這廝壞的很,我怕他去我爹面前告刁狀。要不明日我上衙,今日就不去了?” “也行。” 李逵帶著朱富等人目送章授離開,背影很凄慘,躊躇滿志卻最終成就了別人,章授心里別提多難受了。 “大人,這等小人要警惕。人后挑撥是非,非君子作為。還大言不慚的說他爹是‘大滌翁’,如此狂妄之輩,多半也不是什么可靠之人。這和江湖上一個道理,牛皮吹的震天響,真要是拼命的時候,跑起來比誰都快。他爹要是能人,他還能是個穿綠袍的小官?”朱富畢竟讀過幾天書,對節(jié)操看的也很重。認定了章授是小人行徑,有點瞧不起對方。要不是在皇城內(nèi),吐口水怕被到處巡邏的禁軍責罰,他非對章授的背影啐一口。 李逵怔怔地盯著朱富,良久才開口道:“他爹完全有狂妄的資本。” “啊!難不成他爹是四品大員?” “比四品官大?” 朱富驚駭?shù)溃骸安粫嵌反髥T吧?” “別猜了,是宰相。京城人都知道,宰相章惇號‘大滌翁’。他是宰相家的三公子,沒看本官都叫他三叔嗎?”李逵將身份銘牌交德勝門的禁軍查驗之后,就出宮門上了馬。 而朱富怔怔地望著章授消失的方向,心中懊悔不已:“之前宰相公子招攬我……我這是吃豬油蒙了心了,會去拒絕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