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尋常人,遇到李逵這樣的事,多半是能掩蓋,就遮掩。將事情抹過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可以了。 可李逵偏不這樣,他要將所有針對他的人都翻出來,然后一網打盡。 他曾經逼到山賊,匪首跪在地上對他喊:“大王饒命!” 這次,李逵無疑有創造了一個記錄,讓曾經的老御史,對著他絕望地干嚎:“大宋還有王法嗎!” 但李逵是那種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嗎? 不是。 下輩子都不可能是。 他根本就不給張商英反應的時間,指著張商英破口大罵:“賊子,你可知道我兵統局承擔著大宋最緊要機密?是遼狗和黨項奴都恨不得知曉的神兵利器,就是我兵統局研發的。而你闖入我兵統局之前,可知在幾個時辰前,我大宋最為緊要的軍械圖紙就放在距離你不到五尺的書案上?” “我不知!” “哼哼,你不知道。你以為一句不知道就能抹去你被遼狗利用的事實?” “你以為一句你不知,就能粉飾你成為宋奸的丑陋嘴臉?” “說,到底是誰派你來的?” 張商英膽怯的縮了縮腦袋,隨后看向了章惇。 章惇也不知道啊! 他哪知道兵統局在干嘛,他只知道如今東京汴梁街頭的煤球爐子,都是兵統局的生意。這也不是章惇故意要看輕李逵和蔡京的組合。李逵在大宋,是官場公認的財神,他斂財的手段,讓人驚嘆不已。 而蔡京嘛? 要問大宋官場最會掙錢的人是李逵,但最財迷的肯定是蔡京。 這位以前沒有門路,只能賣字增加收入。 不得不說,蔡京的字在當下高手如林的時代,也是屬于最頂尖的幾人。 尤其是寫招牌的大字,幾乎無人能及。筆勢老辣,字體蒼勁,儼然是當下書法大師。可惜,字寫地再好,可就是賣不上價。 從浙江路,到兩淮路,再到成都府,開封府……只要他做官的地方,就有他寫的招牌。官職高的時候,三十貫一塊招牌,官職低,走背運的時候,五貫,十貫,他也不嫌棄。這種將貪財寫在臉上的行為,在大宋文官之中也沒有其他人了。 這兩位混在一塊兒,章惇的第一想法是,是否戶部做年初預算的時候,可以將兵統局給撇出去了。 他相信,兵統局不撥款,都能過上比其他衙門更滋潤的好日子。 至于其他方面,李逵給人的感覺就是莽夫。但章惇卻根本就不信這些。李逵要是莽夫,他怎么可能打下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李逵要是莽夫,黨項人怎么被他陰的半死不活的?李逵真要是莽夫,怎么可能在十幾歲的就將劉葆晟當成奇貨可居的寶貝,一路扶持皇貴妃一家? 李逵魯莽的性格,這都是迷惑人的手段而已。是他故意給人看的弱點。故意露出來的弱點,還是弱點嗎? 可就算是章惇,也沒有見過李逵講道理的時候。如今總算見到了,條理清晰且不說,但蠻狠的手腕,比他都要凌厲。一開口,就將張商英釘死在了道德的恥辱柱上。 張商英退無可退,只能面向章惇哀求道:“章相,下官冤枉啊!” “是否是冤枉,你說了不算。事實才說了算。你要是沒有私心,怎么會被遼狗利用,怎么可能帶著人沖擊兵統局衙門?你要是沒有私心,如何會出賣大宋,成為遼人走狗?” 面對李逵的質問,李逵往前走一步,張商英就后怕的往后退一步。 直到他后背靠在了墻上,這才醒悟道:“不會啊!我才是檢舉之人啊!” 這下,張商英也不怕了,如同瘋子般的咆哮道:“李逵,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以為你在延安府強搶民女的事,用栽贓本官的手段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章相,我要向朝廷上奏,李逵在延安府做通判的時候,強搶有夫之婦,讓天下人不齒。” 面對張商英的檢舉,章惇也猶豫了起來。他看向李逵,從內心中判斷,他是相信張商英說辭的。就李逵不管不顧的性格,在京城都能差點氣死向太后,到了地方上,不做出點出格的事來,根本就不符合他的性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