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曾布永遠也無法理解福建人對于土地的向往。 加上琉球本來就不遠,真要是能開發出來,絕對能成為福建路最為強大的保障。 八山一水一分田,永遠都在為口糧奮斗的福建百姓,是最豁得出去的一群人。哪怕福建路的經濟非常好。可有錢的都是些什么人? 泉州城內的豪商基本上都是波斯人,大宋人反而很少。 泉州,福州,都是大宋數得上的港口。可這些港口的貿易,控制在少數外族手中。 對于大宋福建路百姓來說,田不夠——只能淪落成為船工。 甚至林希都在琢磨,要是家族分出一部分人和實力去經營琉球,會不會能夠讓家族更加穩固。靠著造船和海貿,雖然吃肉的時候大快朵頤,好不快活。可是挨打的時候,是一船袍澤的亡魂。 朝堂上,本來福建籍的官員就很多。 章家,蔡家,林家……都是福建路的大家族。 在他們的支持下,已經是朝堂上一半多的勢力認同了。 而這時候,李逵作為這個政策的倡導者,就不得不站出來說出他的全盤計劃:“官家,諸位大人,我聽說琉球別的沒有,但是有硫磺礦。” 這不是李逵胡說八道。 他好像還真記得琉球島上就產硫磺,除此之外,啥也沒有。 “硫磺?”這玩意以前沒人要,如今卻成了稀罕伙。蘇轍琢磨著李逵的話,思量著是李逵故意說出來勾起人主意,還是不經意的說出?不過對他來說這些猜測沒有用,他看了一眼決心已下的皇帝,心中暗道:“罷了!” 蘇轍站出來,暢言道:“官家,臣附議。” 蘇轍的點頭,已經預示著大宋朝廷已經全部通過,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硫磺可是火藥的關鍵原料,沒有硫磺,就做不出性能良好的火藥。就像是如今的西夏和遼國,火炮當初在金明寨之戰只后,西夏就繳獲了兩門火炮。結構很簡單,就一個炮筒子,再復雜的構造西夏的工匠也能做出來。 可是,西夏的工匠就是沒把法制造出來合格的火藥。 導致,西夏雖然洞悉了火器的外形,卻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火藥,造出的火炮,只能是樣子貨。 遼國也是如此,在看到了火炮的威力之后,也通過手段鑄造出了火炮。可是結果和西夏一樣,無法用在戰場上攻城拔寨。 大宋境內的硫磺礦也不多。 以前是夠的,過節的時候點個炮仗的硫磺還是能拿的出來的。可是突然間火器部隊出現之后,禁衛軍的火力太猛了,造成了硫磺供應不上的局面。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原因。沒有火炮和火槍的時代,硫磺主要的用處是做藥。一些疝氣類的疾病,可能會用到,但是用量很少,幾乎捻一點香灰似的,不敢多用。吃多了,人受不住。 別奇怪,中藥的神奇,是任何一個華夏之外的人都無法理解的。 別說硫磺了,砒霜都是藥。 小孩打蛔蟲,就是用砒霜。就是用量需要精細控制,要不然,蟲子沒死,人就要救不回來了。加上人們對砒霜的畏懼,在藥鋪里,這種毒藥是滯銷貨。 和砒霜一樣,硫磺在藥鋪里也是滯銷貨,很少有人買。 因為用量很少,導致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硫磺會幾百石,幾百石的使用,而且火藥局還不嫌夠,有多少要多少。 可大宋境內,能取硫磺的礦就那么幾個,還基本上被人不重視。更不要說去探新的礦了,以至于硫磺如今在大宋非常短缺。火藥局連藥鋪里的硫磺都收刮過來了,但還是無法趕上戰爭的消耗。 “人杰,你繼續說!” 李逵道:“如今的琉球國,也就是以前的夷洲,并沒有多少人。土地肥沃,水土豐饒,而且一年可以生產三季的糧食。可以全年種糧食。只要將琉球開發出來,福建路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短缺。同時,琉球還可以作為大宋海外貿易的中轉港口。” “我雖沒有去過泉州,但是也聽說了泉州的遠洋的商人,都是波斯人。而大宋的船隊最遠不過是抵達真臘。顯然,波斯人控制了我們的海洋,這導致我大宋沒有了議價權。甚至波斯商人想要和我大宋做生意,就做生意,一旦波斯商人不想和我大宋做生意,那么大宋南北的商號,都要受到打擊。” “我們應該把帝國的命運握在自己的手中,琉球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賓瞳龍國、登留眉國、蒲甘國、三佛齊國……這些南洋小國,等到我們闖出去了,就再也不用看波斯商人的臉色了。” “至于琉球,這是個小國,人口不多,是最適合我大宋海外封地練手的對象。同時,針對本國商人的開拓資格,選取最適合海外開拓的商人。只要我們將琉球,賓瞳龍國、登留眉國、蒲甘國、三佛齊國這些國度都控制在手中,僅僅南洋至少會有三五十個封地,每個封地只要出兩艘戰艦,加上朝廷組建一支規模一定的水師,帝國就能多出擁有一百多艘戰艦的海軍。” “一艘戰艦如果只有兩百人,就是三萬大軍。這支海軍如果北上,整個遼國的中京,東京城,都將在我大宋的攻擊之下。遼國哪怕鐵了心要南下和我大宋決戰,也要擔心后方的安全。” “還有就是當初我參加殿試時寫的策論,人口論。大宋的人越來越多,土地不夠供養。百姓失去了原本的生計,必然會被迫于生計,流離失所。海外封地開發,需要大量的百姓,這也是一個消除隱患的機會。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其實多少都和人有關。人多了,財富不變,同時鄉紳豪族控制了天下大部分的財富,結局只有一個,吃不上的飯的百姓會變成暴徒。” “另外,對我大宋來說,開辟海外封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各地的暴民將會陸續被商團招安,加入到海外開拓的行列之中。為今之計,對于朝廷來說,開發琉球必須要讓商團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不管是地位上的,還是財富上的,都應該是一筆不虧的買賣。才能吸引更多的商團加入到海外開拓之中去。甚至我預測,將來大宋的海外收入,將是帝國一筆最為重要的賦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