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用面色如常道:“公孫兄弟,事情是這樣的。我們聽說朝廷要開辟海外封地,你也知道,靠著梁山泊我們兄弟都快活不下去了,不出去闖闖,恐怕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話是這么說。” 公孫勝認同的點頭道。 吳用見狀,心頭暗暗驚喜,只要公孫勝不拒絕,看來他們的機會不小。 公孫勝開口道:“開發海外封地主要是兵統局在辦。原先李大人建議商人自己組建軍隊,可是這個提議被相公們否決了。李大人退而求其次,建議組建雇傭兵團,由朝廷監督。而雇傭軍作為開拓軍團,享受開外封地的利益。當然,商隊不是不能招攬護衛,可是諸位哥哥,你們恐怕也不愿意委身商人之下吧?” 晁蓋沉聲道:“這是自然。”他也是做過保長的人吶,算是個村長吧,加上自己也是財主,不怎么看得起商人。 “多大的利益?” 吳用聞聽,微微蹙眉。他最大的愿望是做官……可是聽公孫勝說話的樣子,似乎這里頭沒有做官的機會。 這讓他有些失望。 “相信吳用兄弟不是多嘴的人,小弟就直說了吧!如今這事雖還沒定論,不過相公們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雇傭軍由的兵統局監管,只等組建第一支雇傭軍,開拓琉求國的計劃即將開始。” “琉求國?在哪里?”這不能怪吳用孤陋寡聞,主要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基本上對海外王國都不清楚。 最多也知道個西夏,青塘,遼國和大理國。 公孫勝道:“就在福建路對面,從泉州出發,行船五天左右就能抵達。” “這倒是不遠。”福建路,對于吳用來說還是太遠了。這個雇傭軍似乎不太符合他的心意,再看向 晁蓋,似乎挺心動。想到這里,吳用頓時明白了晁蓋的心思,想要躲李逵遠遠的,福建路對面的琉求國,或許是個不錯的地方。 別說晁蓋,梁山泊上有一個算一個頭領,都在梁山泊待膩歪了。 可吳用是讀書人,他想要獲得認可,朝廷的認可。 想到這里,他干脆心一橫,拒絕了這個提議:“公孫哥哥,琉求國非我等棲身之所。哥哥也知道,我們都是身負官司之人,想著靠著朝廷的這次機會,改變身份。如果只謀求一個茍延殘喘的機會,天下之大,哪里沒有我等容身之所在?我等……是要個能翻身的機會。” “這個嘛……”公孫勝多通透的一個人,他能看不出來晁蓋和吳用的想法出現了分歧? 可吳用說的話,更符合一個大宋人的想法。 故土難離,另外一個目的恐怕就是做官,光宗耀祖了。 公孫勝漫不經心的點點頭,對吳用道:“不去琉求國,恐怕只能去遼東了。” 他抬手按住想要開口的吳用,解釋起來:“琉求國不過是求財之路,雇傭軍甚至最后用都用不上。想要分潤好處,也難上加難。因為琉求國太子就在我大宋,對方提出了投獻琉求國。所以,商人去開拓琉求國,只要付的出足夠的價錢,阻礙不會太大。” “遼東則不同,這地方如今是遼國的領土。不過李大人想要在遼東開辟戰場,目的就是牽制遼國兵力。同時他和太師閑聊的時候,兄弟我聽到過幾句,朝廷對遼東非常寬容,跑馬圈地,只要你能占,所有打下來的地盤都能屬于你。只要招攬足夠的兵馬和拓荒之人,建立個小國也不在話下。” “建國?” 吳用大驚失色道:“朝廷怎么可能如此……”這可不符合儒家的道義。 公孫勝笑道:“這是遼國的土地,你要是去建國,朝廷有什么拒絕的理由?” 話是這么說,可吳用卻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可是晁蓋卻興奮了起來,拉住公孫勝道:“賢弟,朝廷真的如此打算?” “李大人年前入主河東路,官拜宣撫使,指揮北線三路大軍,接連收復了易州,涿州,同州等城池。不過隨著軍費給養不足,只能退兵。遼東是分化遼國實力的關鍵一步,朝廷也不會在這件事上打折扣。但這是九死一生的法子……” 晁蓋聞聽,果斷打斷公孫勝道:“唉,我輩江湖兒女,哪惜一死?” 他是認定了遼東。 一來遼國也是大宋的死敵,攻打死敵,大義上肯定是站得住腳的。其次,建國的誘惑,對吳用來說后續是大逆不道,可是對晁蓋來說,簡直是天賜良機。 公孫勝見狀,將事情攬下來:“幾位,此事需要李大人點頭,且等我幾日,小弟找機會去問問。” 等公孫勝走了,孔明看向晁蓋的目光有點異樣,之前說好了要招安。 如今竟然要去打遼人,還要建國,這跨越有點大啊! 不過,晁蓋沒多想,如果李逵在河東等地牽制遼軍,他們在遼東似乎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真要是把遼國滅了。 晁蓋看向吳用,心說:“只要我當了皇帝,吳用,你就是大太子;朱仝,你就是二太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