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遼雙方都是東方的霸主,別看大宋孱弱,那是因為大宋經(jīng)常會在高光的時候摔個大跟頭,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 可實際上,在國力,軍備,實力上,能夠和大宋放在一起的對手只有一個——遼國。甚至戰(zhàn)爭潛力上,大宋要比遼國強得多得多。 如今的遼國也經(jīng)歷著大宋曾經(jīng)的尷尬和痛苦,那種傷口撕裂,卻不得不強顏歡笑的艱難,讓蕭常哥這個遼國使臣內(nèi)心備受煎熬,仿佛自己背叛了大遼似的。可這才是一個失敗者該經(jīng)歷的磨難。當初慶歷議和的時候,難道范仲淹等人心里就好受? 強烈的自尊讓他們心如刀絞。 反倒是遼國,澶淵之戰(zhàn),明明遼國已經(jīng)戰(zhàn)敗了,無力進攻,最后才和大宋簽訂了盟約。大宋明明勝利了,但是真宗擔憂中原被遼人繼續(xù)襲擾,造成損失無數(shù),才被迫簽訂了盟約,每年給予遼國三十萬兩白銀的歲幣。遼國撿便宜的運氣,無人能比。 但大宋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換來了中原將近百年的和平。這種和平,是區(qū)區(qū)每年三十萬兩白銀根本就換不來的。可以說,大宋從歲幣上也得到了好處。甚至要比遼國得到的好處更多。只是這種好處隱藏在社會平穩(wěn)之下,不容易被看到而已。 可是,這一次宋遼顛倒,大宋開始強勢起來了。 章惇自從李逵來了一趟,威脅過蕭常哥之后,態(tài)度就無比強硬起來了。 之前那種拒絕,在蕭常哥眼里已經(jīng)算是好說話了。 后來還要求遼國每年給大宋多少牛羊,這是人話嗎? 宋國不僅不給遼國歲幣,還要求牛羊,欺負人也不能欺負到這個份上啊! 蕭常哥也答應不了,干脆,停止了談判。準備回遼國,讓皇帝耶律延禧另請高明,這樣的談判他談不下去了。真要是簽訂了盟約,他就成遼奸了。 使臣因為國家戰(zhàn)敗,而不得不接受額外的懲罰。這種感覺章惇比誰都強烈。他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層次,都是如此。大宋每年要贈送給遼國五十萬兩白銀價值的歲幣。真宗時期定下的是三十萬兩白銀,那個增加的二十萬兩白銀,就是神宗時期拿出去的。源于大宋想要徹底收服河西,覆滅西夏。 結(jié)局都知道,大宋失敗了,有一次在大好局面下,摔了個大跟頭。 給遼國的是贈。 給西夏的是賜。 三川口之戰(zhàn)、好水川之戰(zhàn)接連的大敗,讓仁宗皇帝不得不接收一個事實。大宋似乎滅不掉西夏。不得已,談判議和吧。 這是大宋的特色,其他王朝都干不出來。只有大宋做得出來。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劃算,打仗花錢比給歲幣更多,而且是幾十倍,上百倍。西軍一年的軍費三千萬貫,可是賜予西夏的歲幣呢?只有二十萬兩白銀錢和物。包括白銀五萬兩,絹十三萬匹、茶兩萬斤。過節(jié)還有另外的賞賜,二萬二千兩、絹二萬三千匹、茶一萬斤。實際上總數(shù)是超過二十萬兩白銀的。但這點錢,對于大宋來說九牛一毛,比打仗省多了。 其次,將門不給力!哪有打一次敗一次的道理,唯一一次的勝利是定川寨之戰(zhàn),只能是挽回顏面的小勝。 當然,李元昊也做出了相對的姿態(tài),放棄皇帝的稱號,改為西夏國主。他爹李德明就被真宗封為平西王,李元昊是不滿自己要聽命大宋,這才起兵反出大宋的。在李德明手里,西夏享受親王爵的賞賜,一年有白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兩萬貫,茶兩萬斤。和大宋普通親王的賞賜差不多。 并且允許西夏境內(nèi)的青鹽入宋境銷售。 青鹽,也是西夏為數(shù)不多的能夠進入大宋,并暢銷的商品。也是西夏財政的支柱。 錢是給出去了,可是傷痕留在了大宋有使命感的文人心中,只要西夏和燕云十六州不收服,他們的傷口永遠不會愈合。 章惇就有這樣的傷痛和憤恨,也能理解蕭常哥的絕望和掙扎。 只不過,他是故意這樣折磨地方。 眼瞅著蕭常哥要撂挑子,章惇卻派人把他勾回來了。 蕭常哥再次見到章惇的時候,眼圈都是紅的。看到章惇臉上的那一抹似笑非笑的喜色的,都是悟了,章惇這是熬他呢。 就和熬鷹似的,將他身上所有屬于大遼該有的高高在上都給打掉。 “章相,本使臣……”他看了一眼周圍,發(fā)現(xiàn)李逵沒在,頓時心情穩(wěn)了許多,吞了一口唾沫,仿佛要有大難發(fā)生似的問:“李學士呢?” “他有軍務(wù),離開了京城。” 章惇笑呵呵的回道。可心里卻罵開了,不當人子的李逵,哪里有做官好好的,突然要告假,理由很敷衍,他們李家投資了攻略遼東的海外生意,他要去盯著。更氣人的是,李逵明明是都事堂屬下的官員,卻去找了皇帝請假,更氣人的是,皇帝答應了。 這兩人是連襟,合著自己這個宰相倒成了外人? 把章惇氣地不行,可沒辦法,對外說起來,還得說李逵軍務(wù)在身,無法列席。 這讓蕭常哥緊張了起來,心中升起無數(shù)的悲愴,長嘆著做到了章惇對面,苦笑道:“章相,你也應該明白,我不過是遼國的使臣,表面上代表的是遼國皇帝,可是真要是觸動了遼國的根本,即便你我合議完成,簽訂了條約,最后我大遼的皇帝也不會答應。” “不礙事,他不答應,那是因為受到的打擊還不夠多。” 章惇說笑了一句,隨后正色道:“你該慶幸我大宋的皇帝陛下非常關(guān)心宋遼談判,雖說遼國背信棄義,私會了宋遼之盟約,但是我大宋皇帝還是沒有要趕盡殺絕的心思。” “那么歲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