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07章 遲來的掛印辭官-《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2/3)頁

    直到此時,劉清芫才真正明白李逵將要經歷什么?李逵怕她不明白,點了一下曹彬這個人。劉清芫出身將門,雖說是女子,但劉葆晟也不限制女兒求學,當然明白開國功臣曹彬經歷了什么。

    像是當年的周王曹彬,在所有大宋的開國功臣之中,曹彬絕對是鶴立雞群的存在。他一人就滅了兩國,后蜀和南唐。之后還被趙匡胤任命為樞密使,太宗時期成為宰相。按道理,他的人生已經達到了一個臣子的頂點。

    可之后的日子,他卻并沒有伴隨著輝煌繼續下去。

    岐溝關大敗,成了他人生之中最大的污點。這場大敗,也是大宋整個對外軍事作戰的轉折點。北伐大敗,最后曹彬擔負了所有的罪責。從太師,侍中(這個官職在唐代起就是宰相)被貶謫為右驍衛上將軍。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曹彬是給皇帝背鍋了。

    這場大戰一開始,趙匡義坐鎮的主力麾下擁有大將,潘美、田重進,坐擁幾十萬大軍。并且一路高歌猛進,接連收復朔州、靈丘、蔚州等城池,局勢大好。可是作為決戰偏師的曹彬,卻突然收復了涿州。大軍已經打到了燕州城下,趙匡義一瞅,不行,他才是北伐的主角。然后……東線的曹彬大軍的糧草沒了,不得不退兵。

    坐鎮中軍的趙匡義雖說后來對曹彬承認:“大敵當前,卻反而補充糧草,太失策了!”可糧草怎么沒的,趙匡義心里就沒數?

    他才是最清楚的那個人。

    這一次,曹彬的十萬大軍僅有士氣上的些許損失,拿到了糧草之后,趙匡義對曹彬道:“你們人少,才十萬人,想要輕取幽州(燕州)有點不濟事,放心,我派大將潘美幫你。兩路大軍夾擊幽州,勝利指日可待。”

    也就是趙匡義是皇帝說這話,要是換個人來說,早就被打死了。要不是糧草不濟,幽州早就被曹彬打下來了,還有潘美什么事?曹彬早知道趙匡義肯定會混在潘美大軍之中,真要是潘美帶兵前來,曹彬鐵定會發飆。可遇到皇帝要搶功勞,他也是沒轍。

    你管著中軍,不發糧草,難道自己就心里沒有點數?還不是因為曹彬都已經打到了燕州,趙匡義臉上掛不住了,他這個皇帝要尋找存在感,和臣子搶功勞。同時,曹彬的功勞實在太大了,大到好像大宋的疆域都是他一個人打下來了。大宋三大對手,后蜀、后唐、后漢,兩個是曹彬滅的,第三個也要被曹彬滅了,大宋皇室還有什么臉面?

    黑臉胖子趙匡義心酸了,嫉妒了。

    至少,攻克燕州才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要是他哥趙匡胤當皇帝的時候,絕對做不出這等混賬事。

    同時趙匡義也有苦處,他背負了奪侄江山的罵名,要是沒有天大的功績掩蓋,這輩子都要背負惡名。

    之后,趙匡義制定了兩路大軍合圍幽州,一舉拿下幽州的計劃。

    曹彬這時候兵力一點損失都沒有,養精蓄銳等著趙匡義的大戲開鑼。沒想到,皇帝被圍了……

    之后的事記錄在史書里,曹彬倉促以十萬大軍迎戰幾十萬遼軍,一敗涂地。

    從結局來看,曹彬似乎也不錯。雖說他承擔了北伐失敗的責任,但趙匡義對他內疚啊!貶官沒多久,再次封賞,接下來的大宋皇帝,對曹家也是恩寵不斷。

    可李逵的情況比曹彬要差很多,李逵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

    自從趙匡義之后,大宋皇帝對于御駕親征簡直就是談之色變。唯一一個御駕親征的皇帝真宗,還是被寇準幾個大臣騙到了前線。

    趙煦不會御駕親征,也不可能分擔李逵在功勞上的風頭。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李逵承受。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李逵就是這樣的情況,將門嫉妒他的功勞,文官集群本來就對蘇門不滿,加上李逵還是蘇門的代表人物之一,甚至蘇轍都掩蓋不了他的光芒。這樣一個人,不僅不可能拉攏,反而是來奪權的,朝堂上也就是章惇要用李逵,要不然彈劾李逵的奏折早就如寒冬臘月里的雪花,滿天飛了。

    劉清芫這才發現李逵所承擔的壓力有多大,一旦皇帝也開始猜忌他,他就危險了。而局勢也證明,皇帝雖沒有猜忌他,但已經開始限制他了。

    繼續下去,李逵的結局要比曹彬慘的多。曹彬能做富家翁,能享受爵位一再的封賞,死后更是封王。可是,李逵不僅享受不到這種優待,甚至可能在某一天,被沒有任何證據的誣告他謀逆,深陷囹圄。別以為這種事在大宋不可能發生,不僅會發生,而是朝堂爭斗的常規手段。

    文官一旦受到這樣的攻訐,輕者只能辭官離開朝堂,重則有牢獄之災。

    而誘發這一切的引子,只要一個不入流的七品御史的一本不要負責的奏折而已。

    劉清芫端坐在李逵的書房里,坐在李逵經常坐的椅子上,很不舒服,四周空落落的。李逵身材高大,喜歡高大的椅子,而這把椅子對于劉清芫來說有點太大了。可是她還是端坐著,一動不動,后背涼颼颼的冒寒氣,她想不到李逵已經站在了這等危險的境地。而破解這一切的機會就是封王。

    活著封王。

    也就是指揮大軍拿下燕云十六州,逼迫朝堂和皇帝用王爵來犒賞李逵。封王之后,李逵除了沒有軍權之外,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哪怕御史也不會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誣告一位王爺。哪怕言官無罪,這樣的誣告還是會讓他仕途盡毀,甚至有性命之憂。

    但是,這一切都在他離開代州之后,成了泡影。

    下一次……

    肯定沒有機會了。

    良久,劉清芫開口問李慶:“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李慶搖搖頭道:“如今李家的生意,京城之外的沒受到影響,但是京城之內,遇到不少的襲擾。甚至連不起眼的賊子,也敢盯上我李家的生意。這要是沒有人授意,殺了我也不信。”

    李慶隨后解釋道:“當然,這并非是陛下的意思,甚至也不是相公們的意思。不過跡象很明顯了,他們這么做是要激怒我李家,一旦我和五叔出手,必然動靜不少。二哥要是這時候還在京城,別說出城了,想要從中脫身都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