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城,乾清宮,御書房。 刑部尚書崔湜,大理寺寺卿葛讓明,并內閣首輔任承峻在御案下首同隆泰帝議事。 “崔愛卿,刺殺一案進展如何了?” “稟陛下,刺殺發生時夜已深,并沒有目擊之人,刺客退去,兵馬司也并未尋得蹤跡,似是有人接應。 關于刺殺中刺客所持弓箭,從箭矢上判斷是軍制,箭矢上所涂毒水只是砒霜之毒較為常見,故無法鎖定是何人指使,何人所為。” “讓你們嚴查,你們就回稟朕無法追尋兇手?”隆泰帝大怒。 “既是軍中弓弩,便查是哪營少了弓弩不就可知。” 葛讓明小心回到:“陛下,前幾日軍中演武校閱損耗不少弓弩,都已登記在冊,每營都有不同數目的損耗,如此便無法辯別了?!? 隆泰帝深吸了口氣,這便是無法完全掌握軍隊的弊病,里面的蠅營狗茍他無法下手處置。 雖隆泰帝很想大力改革軍制,但如今他不得不集中所有力量放在恢復國計民生上。 “好,你們二人先下去吧,再查。” “諾?!倍嘶貜?。 隆泰帝目光轉向首輔任承峻,道: “至能,執行新法已是刻不容緩,還需愛卿早日給朕上一道完整,條理清晰的奏折?!? 內閣首輔任承峻,字至能,是隆泰帝一手提拔的能臣, 執政一年多以來,隆泰帝縱容且暗中扶持其結黨攻擊舊黨,大談新法改革之事,此人便是隆泰帝整頓山河的第一支柱。 “可陛下,如今國庫并不充盈,丈量土地,重訂成冊,遣流民返鄉都需大量的銀兩支撐。 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此大動根本已是險中又險之事,何不再修養一年待國庫……” 未等至能講完,隆泰帝打斷道: “銀錢之事,朕已有辦法解決,不出三月,待到明年春季,便是初步推行新法之時。 耕者有其田,民有恒產,便在我朝成真?!? 在隆泰帝的豪情下,任承峻還是顯得十分鎮靜,講道: 第(2/3)頁